人生的最後一堂課─從黃德修教授談起 (彭蕙仙)

彭蕙仙 2016/09/22 19:01 點閱 1764 次
過世前的3個禮拜,黃德修交待陳志榮要捐出大體解剖,並帶著學生了解癌細胞在體內的變化。黃德修的最後一堂課有超過200名病理科醫師、醫學院學生參與。(photo by 網路截圖)
過世前的3個禮拜,黃德修交待陳志榮要捐出大體解剖,並帶著學生了解癌細胞在體內的變化。黃德修的最後一堂課有超過200名病理科醫師、醫學院學生參與。(photo by 網路截圖)

國內病理學先驅黃德修教授昨天教授了他的人生最後一堂課!罹癌病逝的他,生前決定死後捐出大體做病理解剖,並指定他的學生、現任北醫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陳志榮進行解剖。

陳志榮帶著感恩與感動完成恩師遺願後,22日在台北醫學大學,以「黃德修教授的最後一堂課」為名,開了一堂課。這堂課的主講人黃德修已經過世,但是台上有一張一張來自他的身體的病理解剖圖片、照片、病歷,等詳盡的資料,透過自己的大體病理解剖,黃德修從天堂為學生上了這極為特別的一堂課。

作為一名病理學權威教授,3年前罹患肝癌後,黃德修決定不採取積極治療,以完整觀察疾病在自己身上的變化。過世前的3個禮拜,黃德修交待陳志榮要捐出大體解剖,並帶著學生了解癌細胞在體內的變化。黃德修的最後一堂課有超過200名病理科醫師、醫學院學生參與;北醫、萬芳及雙和醫院合作,舉行臨床討論會,深入研討黃德修肝癌致病機轉,期盼透過肝癌細胞走過的痕跡,尋找未來治療的機會與方向。

死亡不是終止而開啟了另一個可能、另一個機會。8月份出版的暢銷書《當呼吸化為空氣》,也是一位優秀的神經外科醫師保羅.卡拉尼提在絕症奪去他年輕的生命前,以醫師、病人、兒子、丈夫和父親等不同身分,審視自己37年的生命歷程,並思索生命與死亡的意義。

保羅在書中提到在生命逐走到終點時,他體悟到:醫師的職責不是峻拒死亡,也不是使病人回復舊有生命,而是敞開雙臂擁抱生命已經分崩離析的病人及家屬,而且努力使他們重新站起去面對、去弄清楚他們本身存在的意義。《當呼吸化為空氣》引發高度迴響,也帶動許多人省視自己的人生;知名作家、主持人蔡康永說,這本書像一個紙鎮,令人想起生命的重量。

大部份的人不見得有機會或能力像黃德修或是保羅.卡拉尼提一般,在面臨生命終了時,安排自己俾於做出最後的貢獻。但是他們的選擇與行動卻提醒了人們,如果我們能夠學習從終點來思索生命或是人生歷練、事件發展過程,往往能夠幫助人們對自我、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有更深刻的認知,因為從終點看到的風景與起點是完全不同的。

人類的痛苦和糾葛,往往是因為我們的眼見、耳聞、心感,總是習慣於從頭到尾的線性思考,爭權奪利往往是因為自覺還沒有登頂,始終到不了終點,所以永遠都走不出困擾與迷惑。如果有權力的人懂得去看看那些已經走過權力高峰的人,如今各是什麼模樣,想必會改變固有的想法──原來這世界真如智者所羅門說的:「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從一件事的終點來回溯,可以讓做決策的人更能看清楚當中所會經過的起承轉合,回饋到做決策的當下,因而能夠做出更理性務實的決策。

今天陷於泥淖困境的權力者,不妨假設自己是黃德修或保羅.卡拉尼提,想想,當目前的這個位子、當你的人生走到終點時,你想留下什麼、你會留下什麼、你能留下什麼?你給社會、給人民的「最後一堂課」是什麼呢?願我們都能學會終點思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