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巴車廠的車廂設計。(圖:官網)
【台灣醒報記者游清淵特稿】我國對巴士的規格有著交通路車輛安審中心(VSCC)以及車輛中心(ARTC)等單位管制,而巴士固定行駛的道路,也有著「路權」授與的專制性。因此,所有民間巴士為了符合法規與投資成本,設計上自然僵化甚至不便民。
例如日前一位醫師的臉書反應「桃機到高鐵這段接駁,統聯8年來毫無進步」,引發一陣討論。作者建議取經,例如日本電車、日本利木津巴士,讓行李放在手邊,或有號碼牌且行李安置好。他覺得台灣是「公車換跑馬燈字樣就成了機場接駁車」,導致下車時,乘客為了搶行李很尷尬。
這是因為接駁車的路權是跟政府單位簽約來的,幾年時間到就換手。這段路權限制只能使用低底盤公車,也就是說業者必然採用現行以有大巴版型去打造,在成本考量下,得標業者也不可能重新設計、打造、送審,去追求客戶滿意度。因此,想要「香港機場到九龍地區各飯店的巴士服務,都方便旅客乘載行李,或是巴黎市區到機場的Roissy bus是低底盤,車廂中也有行李區」的便利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