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爭有理時,勿與人民為敵 (邱風)

邱風 2016/08/22 13:05 點閱 1515 次
國道收費員一事,經歷兩年,終於以「專案補助」的方式解決。而前交通部長葉匡時對此的回應,卻讓人覺得有些酸言酸語。(photo by 網路截圖)
國道收費員一事,經歷兩年,終於以「專案補助」的方式解決。而前交通部長葉匡時對此的回應,卻讓人覺得有些酸言酸語。(photo by 網路截圖)

國道收費員一事,經歷兩年,終於以「專案補助」的方式解決。對此,前交通部長葉匡時表示,「很好啊!被解雇都去抗爭」。

葉的「很好啊!被解雇都去抗爭」,顯然並不以抗爭為然,更不以向抗爭者低頭為然。葉這樣的心態,基本上也是國民黨前馬政府的心態。這樣的心態如毫無轉圜的餘地,毫無變通的可能;那麼很可能會變成站在人民的對立面,與人民為敵。嚴重的話,會變成獨裁專制,統治者或政府儼然如皇帝、帝王。事實上國民黨的確有這種傾向。而這也是該黨走下坡,遭遇大挫敗的原因。

葉匡時「很好啊!被解雇都去抗爭」,這顯然不是樂觀其成或成人之美。而是言語帶有煽動性,不以抗爭為然,更不以向抗爭者低頭為然。真是這樣,一定是遠離民主的。葉只要回顧一下,會發現他講錯話而且錯得很離譜。這恐怕也是他輔佐馬英九、洪秀柱,未能立大功,無功而退的重大原因、主要癥結所在。

只要回顧一下,他會發現台灣一直在抗爭抗議中前進。

當權者願意與抗爭者平起平坐,開誠布公與之對談、協商,這是解決問題的好開始。如今事情還不一定絕對圓滿成功,但把問題解決的可能性很大。葉先生對國道收費員一事,經歷兩年,終於以「專案補助」的方式解決的發言酸性十足,這恐怕是酸葡萄吃太多了吧?

當然,天下沒什麼一勞永逸或問題徹底解的事。世界永遠在紛爭、抗爭之中。世界各國各地都是紛亂爭鬥,鬥爭不已的,台灣也是這樣。而好的政府就是要有能力解決問題。勞工抗爭這樣,工運這樣;農運,農民抗爭也是這樣。不可能沒有抗爭抗議,怕的是政府沒能力處理或處理不善;或者抗爭者師出無名,正當性不夠,出於私心而非正義的抗爭。

例如護黨產的抗爭,恐怕會讓人民覺得正當性不夠,是出於私心而非正義的抗爭。當然,這有待人民或政府去判斷,去面對、處理。

有一正當性夠,可說是基於公平公道正義的農民抗爭或農運,倒是正好值得一提。

農運先驅林國華,在7因病過世,享壽81歲。媒體報導,現在的農民享有農保,要歸功於1988年,時任雲林縣農民權益促進會的林國華,選在當年520總統就職日當天,帶領南部數千名農民北上抗議,最終爭取到農民權益。

林國華最為人熟知的就是,1988年520農民事件。擔任總指揮的他,選在總統就職日520,帶著數千名南部農民北上抗議,只為改善農民環境。

農委會前副主委戴振耀回想當時,林國華帶著他們這群小農抗爭,卻演變成19小時的流血衝突,強大水柱、警棍一棍棍打在林國華跟農民身上,總計130人被逮捕,收押396人,但也為農民權益打開契機。

環保署署長李應元:「這引起社會很大的震撼,李總統就接見了他,跟農民運動的代表,他們的訴求幾乎都實現了,這對台灣社會的安定,貢獻非常的大,這些都是這位林國華前輩帶領農民抗爭的結果。」這是一個基於正義激於義憤的農民抗爭。而當時的總統,顯然也頗為妥適的回應此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