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美麗〉十字架山的淚滴與祝福 (溫小平)

溫小平 / 旅遊作家 2016/08/16 15:44 點閱 1999 次
十字架山寫盡了立陶宛的滄桑歲月。(溫小平/攝)
十字架山寫盡了立陶宛的滄桑歲月。(溫小平/攝)

對許多人來說,十字架的符號,象徵醫治、拯救、寬恕與復活,雖然帶著哀傷,卻也充滿希望。所以有些人會在頸項間掛著十字架項鍊,就是渴望與平安貼近。即使在某些墳場看到一個個豎起的十字架,心中也沒有恐懼,反而對死亡懷抱著一種死裡復活的盼望。

十字架山風情

當我造訪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立陶宛,我最嚮往的就是滿坑滿谷的十字架山,揣想著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憂傷、灰暗或是希望、光明?

立陶宛北方小城西奧利艾的名氣不大,倒是郊外的十字架山,吸引南來北往各國人士來此朝聖,或是觀光。

因為連續陰雨,多希望可以有太陽,驅走陰鬱。走著走著,天就開了,烏雲散了,走過寬廣的草地,望見插滿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十字架們,層層堆疊,怕不有數萬或數十萬之多。不少十字架帶著滄桑,甚或殘破不堪,表示它們已在此看盡人間歲月更迭。

 藍天白雲之下,一個個十字架訴說著不同的故事。
( 藍天白雲之下,一個個十字架訴說著不同的故事。)

戰後紀念與哀悼

據說,這兒原來是軍事碉堡的廢墟,由於位置高,比較醒目,遂成為豎立十字架的地點。那是1831年,波蘭和立陶宛聯合起義,反對俄國,死傷無數,倖存的人找不到親人的遺體,開始有人在此豎立第一個十字架,紀念在戰爭中死去的親人。之後,接二連三有人到此,藉著十字架思念故人。直到1863年再度反俄起義,十字架又成為哀悼親人的記號,也逐漸有了十字架山的態勢。

二次大戰時,立陶宛死了將近20萬人,這兒更是充滿十字架,他們的淚滴與哀傷,在插上十字架後,得到緩解。如同一個公共的墳場,沒有屍體,只有懷想與祝福,當他們離開,才有勇氣繼續活下去。

象徵國家信仰

1960年代,蘇聯政府統治立陶宛,不願意見到立陶宛人在十字架山聚集,引發暴亂,三次剷平十字架山,甚至還挖了水道,想要徹底淹埋此處。立陶宛人卻毫不退縮,利用夜晚悄悄插上十字架,一個又一個。

雖然他們無法抵抗,卻以十字架表示他們不畏強權,爭取自由的決心。同時也強調他們忠於自己的國家、信仰、習俗及身分。蘇聯可以佔據他們的國家,卻無法佔領他們的心。十字架至此成為一個懷抱希望的精神象徵。

直到1990年,蘇聯解體,立陶宛獨立,這兒終於可以自由自在的插上十字架,透過媒體,更多人聽說了十字架山的故事,帶著十字架,插在這兒,希冀得到祝福,也給予祝福。

手做的十字架有個人的創意,祝福卻是一樣。
(手做的十字架有個人的創意,祝福卻是一樣。)
手做的十字架有個人的創意,祝福卻是一樣。

處處流露愛與祝福

波蘭籍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1993年造訪此地,深受感動,留下一段經典的話,意謂這兒是和平、愛與犧牲的地方。

正中央的十字架碑座上,刻有若望保祿二世的話。
(正中央的十字架碑座上,刻有若望保祿二世的話。)

我獨自走著,在許多角落看到大大小小的十字架,小到手掌心,大至兩層樓高,不同材質、不同設計,有些人會在十字架上寫下祈求好運的話語。穿梭在擁擠的通道中,彷彿眼前出現一個個面露哀容,卻眼神堅定的人。或許來時帶著哀傷,走時伴隨他的卻是希望,是的,只要活著,就可以看到希望。

 每個人把自己帶來的十字架,掛上他人的十字架,彷彿愛的堆疊與聯繫。
( 每個人把自己帶來的十字架,掛上他人的十字架,彷彿愛的堆疊與聯繫。)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以色列的哭牆,猶太人哭訴流亡的苦難,許多人到哭牆邊,在牆縫裡塞入紙條,祈求福氣或寬恕原諒。這兒,人們卻是豎立十字架。縱然在立陶宛沒有親人死去,無論宗教信仰如何,都被一個個十字架所流露出的愛,震撼著,我知道,因為那是上帝的愛。

這兒已成為天主教徒朝聖的地方。
(這兒已成為天主教徒朝聖的地方。)

帶著一家大小來朝聖,從他人的淚滴與堅忍中,學習勇敢。
(帶著一家大小來朝聖,從他人的淚滴與堅忍中,學習勇敢。)

孩子們多半喜歡將小天使放在高台上。
(孩子們多半喜歡將小天使放在高台上。)

休息的涼亭也充滿十字架的造型。
(休息的涼亭也充滿十字架的造型。)

很多遊客到此會購買一個十字架,然後插在十字架山。也可以把這些木刻藝術品帶走,永遠懷想立陶宛的十字架山。
(很多遊客到此會購買一個十字架,然後插在十字架山。也可以把這些木刻藝術品帶走,永遠懷想立陶宛的十字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