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長照工作要在部落遍地開花,就要把主權還給部落。」立委高潞•以用和多名原鄉照顧服務機構的代表1日一致指出,應讓真正懂得原住民生活習性的人進入長照決策的過程,讓原民決定如何順應自身文化,照顧部落的老人,免於流落異地,來自屏東縣的一名原民工作員也訴求,「讓在地人自己照顧在地老人。」
據2013年資料顯示,約7成6原住民鄉鎮的失能老人,所獲長照資源低於全國平均值,且有3成的資源不到全國失能老人平均經費的一半。立委高潞•以用1日在「原民長照最初一里路」記者會中指出,長照政策中的土地使用政策、建物管制等規定,沒有依循原住民的需求做規劃,導致機構難以設置,資源無法進入,人力無法留住。
「長照提供的服務和原住民生活模式、語言等不相符。」高潞•以用表示,許多原住民的生活習慣、語言、文化脈絡都和外界不一樣,但是政府提供的長照服務卻是定型的、體制化的,未深入理解原住民的需求,導致長照在原住民這一塊上並沒有服務到位。
高潞•以用和原照盟、與會的多家原民照服相關機構提出6點訴求表示:長照長照推動小組要加入原住民籍的代表、原鄉長照要獨立劃分、納入部落共同管理機制、原鄉長照資訊要透明公開、推動「偏遠地區長照實驗計畫」的轉型,以及解開原鄉長照機構設立的限制。
「長照法機構設立的標準,對於原鄉來說格格不入,」有20年護理師經驗的蘭嶼鄉居家協會代表指出,政策只從主流思維擬定,沒思考少數族群的文化習俗,以家庭托顧為例,達悟族人認為居家照顧生病的老人,會招來惡靈,導致許多在地護理師根本不敢接居家照顧。
與會的多民原住民代表都呼籲,機構化、專業化、一致化的長照流程,在原鄉部落中並不適用,原鄉長照的標準應獨立出來,並保障在地人的工作權,讓在地人可以直接照顧在地老人。
對此,台灣護理之家協會理事長周矢綾受訪時說,原住民照服員人數其實頗多的,只是他們多半在外地工作,留在部落的薪資、資源都較少,所以可以合理建構一個機制讓原民照服員回流,鼓勵他們回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