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難題大 學者:業者不信政府

黃敬哲 2016/07/28 16:45 點閱 15966 次
針對發展再生能源,學者表示,政府的政策決心值不值得信賴,以及是否能創造一個有利於再生能源發展的法規環境才是重點。(photo by Wikipedia)
針對發展再生能源,學者表示,政府的政策決心值不值得信賴,以及是否能創造一個有利於再生能源發展的法規環境才是重點。(photo by Wikipedia)

【台灣醒報記者黃敬哲台北報導】民間廠商不願投資再生能源?學者表示,問題不在於政府補助不夠,而是民間廠商對政府沒信心。在28日立法院舉辦的再生能源公聽會中,學者指出,以往常有廠商配合政府政策,但最後卻血本無歸的案例,所以政府首先要做的是重建民間對政策的信心,並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才能推動綠能產業。

經濟部次長楊偉甫指出,我國大型地面太陽能光電的架設將以不利耕作的土地為主,目前農委會提供的土地已達政策目標的24.9%。現正有兩個專案在進行,分別是鹽用土地專案及台西工業區專案,而執行上的主要挑戰還是在於如何整合土地、協調地主以及台電建置電網問題。

法規需鬆綁

清華大學科法所教授高銘志強調,台灣每次談再生能源都只提設施技術等細節,其實電網才是未來發展的關鍵,包括電網整合及如何與民眾溝通都是問題。不過立法方面的協助也很重要,大型再生能源發電業的相關法規需鬆綁,很多業者只裝了2支風機,就要受到複雜的電業法規範,導致行政成本過高。

現場再生能源業者也附和表示,政府的確需要放寬法規,尤其是台灣的風力發電市場規模較小且分散,甚至只以鄰里為服務範圍,若要全按照電業法的規則走,光行政成本就令人望之卻步。還有環評也是問題,國外需要環評的投資都是20支以上的風機,可是台灣可能建個2支風機就要環評,政府應精簡這方面的規定。

政策要持續

雲科大科法所所長蔡岳勳也指出,產業政策要成功,其實要先提供業者一個透明可預測的法律環境,問題在於政府是否可以信任?廠商需要的是持續性的政策,而不是一直投資跟補貼。站在商業的角度,廠商的投資意願算的不只是利潤,還有穩定性。「政策能持續多久?會不會說放棄就放棄?」他強調,現在銀行爛頭寸這麼多,不管怎麼投資,利潤都比放著來的高。

立委賴瑞隆也表示,近日太陽能板起火燃燒問題,就打擊了民眾對太陽能的信心,經濟部應出來說明。楊偉甫回應,我國對太陽能面板其實有嚴格的驗證及規範,此次事件的肇因可能是因為太陽能面板與電力線連接處受損所致,設備可能是在線路插拔過程中有零件受損導致火災,不過詳情還需再研究。

蔡岳勳也道,生質能發展其實是國際間再生能源很重要的一部分,台灣太過於低估這方面的效益。發展火力發電混燒生質能,甚至不用更改鍋爐設備就能降低汙染,例如很多南部農田都亂燒稻稈,搞得烏煙瘴氣,但若政府能介入處理,集中送進發電廠燒就是最基本的生質能了,這些事情並不難做到,建議政府應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