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歷史、建築 ─建築師貝聿銘寶刀未老 (簡秀枝)

簡秀枝 2016/07/20 10:24 點閱 2344 次

一座透明玻璃螺旋梯,銜接了德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華裔建築師貝聿銘(I.M.Pei,1917-) 化身空間魔術師,為進入新時代的德國, 留下驚嘆與見證!

被尊稱為「最後的現代主義大師」的貝聿銘,已在建築界發光發亮超過70 年,今年已滿99 歲,目前依舊生氣盎然,生命力強韌。他的活力與長壽,超過了以98 歲高齡過世,人稱「美國建築院長」的哈佛校友菲利浦. 強生;更直追擁有「建築界畢卡索」、「巴西建築之父」雙美譽的奧斯卡‧ 尼邁耶(Oscar Niemeyer,1907-2012), 尼邁耶可是享有105 歲高壽。

公認是當代最多產建築師之一, 貝聿銘親手打造超過50 件轟動一時的建築作品,包括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中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日本美秀美術館、卡達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等,廣受推崇。

其中,羅浮宮專案是法國總統密特朗直接邀請;德國歷史博物館新建築,也是德國總理柯爾親自委託之作,受信任程度可見一斑。

建築銜接新舊時代

7 月9 日一早,我們來到柏林「博物館」區,目的正是一賭被暱稱為「貝聿銘樓」的德國歷史博物館增建風采。果然在軍火庫側,看到由透明玻璃、螺旋樓梯打造的加建樓塔,映著近午時分的高照艶陽,晶瑩剔透、閃耀著光芒。

這個嶄新的設計,除了銜接德國新舊建築,擴大文博建設鋪蓋面之外,更重要的意涵是,為了向世界宣稱德國已經進入一個新時代,多元化、透明化的新德國思維,完完全全取代過去普魯士的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精神。

這個案子,極富歷史性,選址也相當敏感,與在法國巴黎和美國華盛頓特區一樣,都是連接現代和歷史,新與舊的關鍵地點。貝聿銘接受德國總理親自委託,又一次接近一個國家的權利與精神中心。

原重在軍事意義

根據檔案資料,1695 年布蘭登堡的選帝侯腓特烈一世,也是日後的普魯士國王,首先在柏林建設了舊軍火庫, 後來漸漸演變成德國歷史博物館。最初的設計者是約翰‧ 阿諾德‧ 內靈(Johann Arnold Nering ),1706 年由讓‧ 德波特(Jean de Botd) 完成外觀設計,直到1730 年才正式完工。1731 年至1876 年,它一直被普魯士軍隊, 作為軍火庫使用。

該座舊軍火庫,是充滿傳奇色彩的「菩提樹下大街」現存最老的建築,也是柏林最老的巴洛克建築。正因為如此,它在德國建築?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尤其是在這個二戰末期幾乎被摧毀殆盡的德國首府,更是舉足輕重。在1944、1945 兩年,該棟建築也曾受到炸彈重創。

1815 年建築師卡爾‧ 弗里德里希‧ 辛克爾(Karl Friedrich Schinkel , 1781-1841) 奉命重建舊軍火庫,用來展覽皇家的收藏。1831 年「皇家武器和模型展館」首次對公眾開放,展覽也由辛克爾設計。威廉一世於1877 年至1880 年間命弗里德里希‧希齊格(Friedrich Hitzig) 重建軍火庫,意圖建立「布蘭登堡- 普魯士軍隊的萬神殿」。

原址加建新館

1987 年聯邦德國和柏林地區建立了德國歷史博物館。當時的聯邦總理柯爾和柏林市長迪普根在柏林建城750 周年之際,於國會大廈簽訂協定,正式決定建館。最初決定要在國會大廈旁興建一棟新樓用作歷史博物館。輾轉發展到了1990 年德國統一,決定在原本軍火庫基礎上加建分館,作為歷史博物館。當時特別考慮到軍火庫的地理位置正在柏林的老城中心菩提樹下大街上,而且離博物館島(Museuminsel) 也不遠,這個博物館由大衛‧ 奇普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 帶領重修。

柯爾總理為了該專案,親自找上貝聿銘商量。精於忖時度勢的貝老,看出該處的重要性。它正位於兩座由德國最重要建築師卡爾. 弗里德里希. 辛克爾設計的建築之間。

貝聿銘欣然接受挑戰。該專案最有特點,也是最難處理之處在於它緊挨辛克爾的新崗哨。為此,貝聿銘奇發異想, 用圓形的步梯,將兩者連接起來。而新建築,取名為臨時展覽樓,面積9300 平方公尺,是軍火庫的加建部分,坐落於前軍火庫加農砲鍛造廠原址上。博物館為一獨立建築,共有2508 平方公尺的面積用於短期展覽,同時還設有紀念品商店、咖啡廳和餐廳。新樓由軍火庫後街的地下通道連接到博物館舊樓。

玻璃天窗乃點睛之筆

為了保證整個專案的活力,貝聿銘選擇在軍火庫庭院上空加建大玻璃天窗, 以不影響視野下連接兩棟樓,原本用來陳列大砲的庭院,改造成玻璃天窗下的聚集地,被視為是貝老身經百戰之下的神來之筆。

新館坐落在德國最標誌性的大道上,對面是重修過的巴洛克風格的紀念碑式建築,中間還有一座負著不怎麼光彩歷史的庭院。辛克爾代表新古典主義風格,貝聿銘則彰顯21 世紀現代建築主義風格與精神。雖然極度尊重歷史,但貝聿銘強調新建築的透明度。企圖揮別軍火庫時期的堅固性與隱密性,形成強烈反差。新建築,透明性和景觀性, 果然迎來慕名接踵的觀光客。

貝聿銘不愧是位以工程學為根基的現代主義建築師,極具設計創新力,同時牢牢抓住藝術和文化的靈魂。幾何構圖、豐富選材,天衣無縫的細節安排, 流暢靈動。設計入口區域,空間寬闊, 光線充足,螺旋樓梯,成為空間焦點, 架高的步道,和玻璃表面在石材上投射去幻化多姿的光影,吸睛不已,面向軍火庫的玻璃立面一側是電梯,電梯也賦予巧思,應用量身定做的斜分矩型設計,非常特別。

從接受委託,於1996 展開,至2003 年完成,足足花費了7 年時間。峻工那一年,貝聿銘已經86 歲,依舊老當益壯,成為美談。彷彿他一再展現與證明一個人是可以不斷實現年輕時的夢想, 同時保有割捨不斷的文化審美之根。這是貝聿銘於1900 年從建築師事務所退休,成為獨立設計師後,在羅浮宮效應之下,重要委託案源源不絕,2003 年德國歷史博物館竣工,同樣官方委託的「盧森堡大公現代美術館」也於2006 年竣工,一再展現貝聿銘人氣不退、寶刀未老的事實。

品味現代主義風格

我們徜徉在明亮開闊的四層樓玻璃大廳和步梯,全玻璃包覆的螺旋形步梯, 感覺奇佳。視野所及,許多三角形的幾何造型,簡潔有力。砂岩、步梯、過梁用混凝土鑄成。建築中保留一面隔離牆上的圓形大門,神似巴黎羅浮宮中黎塞留翼樓的設計。在在烙印著貝聿銘身上堅實的現代主義風格,尤其是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覓尋與聯結,回歸了史觀, 也饒富詩性。

就要榮登百歲人瑞的貝聿銘,越來越享受公共專案,尤其對博物館的著墨, 讓藝術、歷史與建築,緊密結合,合為一體。泰然自若,也遊刃有餘,讓流淌著華人血液淵源的身份,在現代建築的浩瀚中,尋中國傳統之根,發西方蛻變之芽,涓涓恆流,也欣欣向榮,穩穩坐上現代建築大師與華人之光的時代寶座上,令人振奮與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