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惡龍旅遊藏風險(彭蕙仙)

彭蕙仙 2016/07/20 18:31 點閱 1514 次

遼寧陸客團遭遇火燒車、全員罹難,讓人十分痛心。隨著更多資訊的揭露,外界發現這個8天7夜的旅遊,每個人的團費竟不到台幣1萬5千元,行程中還充滿各式各樣的購物安排,且都是到與特定業者相關的商店,也就是俗稱的「一條龍旅遊模式」。

雖然說「羊毛出在羊身上」是消費定律,面對太過便宜的旅行團,消費者本應特別謹慎,問題是,大陸人口眾多,且各地區民眾的知識與常識差距甚大;再者,維護消費(旅遊)品質,本來就是主管機關的責任,如果要消費者自行負擔所有檢驗與考察的責任,也不必有行政院消保會、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等之類的組織了吧。

更何況,這次出事的鉅龍旅行社有換殼招客、與購物商店交互持股等可疑的事證,說明這樁悲劇的發生,除了有個別的因素之外,背後更隱藏著台灣畸型旅遊市場的結構性弊端。

一家違規的旅行社換個名稱再攬客,對主管機關來說,很難查嗎?一家旅行社的人力足不足以承接一個月200團陸客,這很難查嗎?一家旅行社的負責人是精品集團的大股東,而這家旅行社的旅程全都會安排到這個精品集團下的商店購物,其中有沒有值得了解的狀況或問題,很難了解嗎?非不能也,乃不為也!

嚴格說起來,放任/放縱陸客旅遊市場亂象的政府主管機關,就是多年來,造成陸客旅遊亂象不斷、慘劇橫生的幫兇。

從台灣準備開放陸客觀光的政策定案前,陸資、港資就已經就各位、投入一條龍的經營模式,哪些商店、哪些旅行業是一條龍系統,業者一清二楚,政府主管機關不可能查不到;多年來,正規經營的旅行業者不斷大聲疾呼,要求政府嚴格禁止團費過低的攬客行為,因為這不但破壞市場行情,讓其他業者難以生存,並衍生許多不正常甚且違規違法的行程安排。

有關單位要不推說一條龍的頭龍在大陸,台灣這裡查核困難;要不就是擔心稽查過嚴會影響陸客人次。在旅遊市場上囿於數量的迷思,是台灣擺脫不掉的代工式思維陷阱。然而,在產業政策上,數大卻並不是美,而是血汗工廠的罪惡淵藪;在旅遊市場上,犧牲品質換來的數量,處處都是風險。

陸客旅遊的種種問題當然不是始自才上任2個月的蔡政府,但是新政府確實有最好的機會,可以進行旅遊體質的調整。從外部因素看,陸客無可避免地會逐漸縮減。對業者來說,生意減少固然痛苦,但也正是重新建立市場秩序、改善旅遊品質的契機;從內部因素看,民進黨政府較無陸客人數要迭創新高的強迫症,追求數量的壓力低,意味著可以有比較大的空間和比較長的時間,為提升旅遊品質進行各種調整作業。

另一內部因素是,新政府與「一條龍」的關係不若前政府相關單位與人員之複雜與綿密,改革的「後顧之憂」比較少。

火燒車的悲劇已經發生了,在悼念逝者的同時,蔡英文政府必須牢記:政黨輪替的目的就在於革除惡習、解決問題;新政府責任何其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