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國經濟政策 最需「髮夾彎」 (林建山)

林建山 / 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2016/07/19 18:44 點閱 1804 次
過去兩個月,可以頻頻看到蔡英文新政府在國政決策上急遽的翻轉,多與兩岸關係、馬英九政策,乃至選民謝票之事直接攸關。(photo by 醒報資料照)
過去兩個月,可以頻頻看到蔡英文新政府在國政決策上急遽的翻轉,多與兩岸關係、馬英九政策,乃至選民謝票之事直接攸關。(photo by 醒報資料照)

過去一個多月,頻頻看到蔡英文新政府在國政決策上急遽髮夾彎的翻轉,基本上都與兩岸關係、馬英九政策,乃至選民謝票之事直接攸關;但是,倘若依從更為宏觀長遠的觀照,則今天蔡英文新政府最優先的大髮夾彎應該是,最攸關國家前瞻未來發展機會的「鎖國自閉經濟政策」。

新鎖國自閉經濟

蔡英文新政府治國的經濟政策,自520到今屆滿兩個月,國內外社會顯然切身感受得到,幾乎就是李登輝、陳水扁一路以來「鎖國自閉政策」的加強版,甚至於連馬英九所稍稍鬆綁開放的,一點點自由市場及和平兩岸關係的僅有努力,也都予以封鎖或反向扭回了。

蔡英文新政府的鎖國政策,看似給予工農弱勢最佳糖衣,但對於台灣基本上高度對外依存的經濟體而言,必然是阻滯整個臺灣向前邁進、向上提升的穿腸毒藥。

蔡英文新政府所設定治國理政的第一優先事項,竟然不是趕緊搶救頹退衰敗的長期化「悶經濟」,而是為了加強主觀扭曲新舊史實,加重激昂對抗對立情緒,以及加深社會族群撕裂「轉型正義」意識形態,其必然可期的結果,當然就只能是造成整個國家社會資本更大的破毀與消蝕。

整個國家社會前景展望,將出現莫大不確定性與高升不安全感,勢必會因此而益發惡化臺灣經濟頹退的既已相當衰敗之情境,對臺灣前瞻性未來「國家發展願景」,只會增添破壞,不可能因為「轉型正義」之落實體現,產生任何積極建設性價值。

過度優化分餅機制

對於高度對外依存的臺灣經濟而言,目前最需要的是,積極有效提高臺灣經濟社會吸引力及對外競爭力;是則,擴大吸引更多國人及外人投資,才是當前國家政務的絕對第一優先。唯有積極加強造餅,提高生產力與競爭實力,才能用力「打得出去」,乃能掙得更多錢來「分享大餅」,升高全體國民福祉。

然則,在今天蔡英文新政府所揭櫫之五大治國主軸施政重點中,幾乎根本完全察見不到有任何可以有效強化或增進「國家造餅動能」的興利建設事項,真正確切見到的,卻幾乎都是傾向於「要加碼鞏固」最不具備經濟生產性價值、只能搶食既有僅存遺產積蓄的「分餅機制的優化與傾斜化」,其所可能造成國家社會經濟向前成長發展的正向效應作用力極少。

勿摧毀社會資本

從520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所定調的五大國政主軸,在可預見未來的落實發展,依其宣示的作為方式,其實質是比較更加傾向於枷鎖未來對外經濟發展的可能性,而肇致臺灣既有經濟能量,益發被縮限而遭扼殺,也就是這五大國政主軸的推展,根本就是屬於一個「限縮摧毀社會資本累進」、「鎖國自閉傾向高升」、「市場自由開放思維太少」而嚴重自毀自滅的「國政願景」擘劃,危險遠高過於機會。

這五大治國主軸之新政府施政重點,反而益發使得臺灣經濟社會的種種未來性,統統變得更加難以預見與蠡測:究竟臺灣未來社會圖存永續營運之所在。以至益發坐實了,迄今所見眾多疵議五大國政主軸「大話空心」真實本質的論述,確然不虛,其波及效應,勢將更會嚴重挫傷社會國民的信任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