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之後 不能向恐怖行動低頭

劉屏 2016/07/17 18:52 點閱 7287 次
尼斯恐襲,家長帶著孩童參加追悼活動。(取材自美國ABC新聞網站)
尼斯恐襲,家長帶著孩童參加追悼活動。(取材自美國ABC新聞網站)

【台灣醒報駐美資深撰述劉屏特稿】法國尼斯遭到恐怖襲擊後2天,當地舉行追悼,很多人自動自發的參加,還帶著孩童。尼斯慘案造成很多孩童死傷,令人格外不捨。國慶晚上在尼斯看煙火,是法國人深愛的親子活動。慘案之後很多孩子失去了親人、失去了玩伴,他們必須接受治療-生理的與心理的。

在醫院裡,有的孩子反覆的喃喃自語「媽媽死了」,終日不停;有的孩子甚至說不出一句話,即使遇襲兩天後仍然如此。當天在場的每一個孩子都留下終生的心理烙印,從此看煙火的心境再也不同了。

這起恐怖襲擊仍有許多未解之處。例如:凶嫌看來是孤狼,其與恐怖組織的關聯究竟有多少?其恐怖行動的動機是什麼?法國在19個月內發生3起恐怖攻擊,何以致此?

法國有全歐洲最大的穆斯林社群,何以竟成伊斯蘭極端組織最主要的襲擊目標?不論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什麼,有一點不可忘卻:恐怖活動的目的在於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不能向它們低頭。

所以當法國宣布延長緊急狀態,法國總統歐蘭德也同時強調「絕不讓緊急狀態成為常態」。全法救死扶傷、全民彼此安慰之際,法國總理Valls強調,國慶精神絕對要持續,就是「全國團結在我們的價值觀之下」,這種價值觀就是自由、平等、博愛。

尼斯恐襲後,美國有政治人物說「要把所有穆斯林納入監控名單」,法國的反應是這樣的論調絕不可取。因為把特定宗教、特定族群視為潛在罪犯、全民公敵,這不是納粹對待猶太人的翻版嗎?恐怖主義要製造恐慌,要製造仇恨,要把我們變得與他們一樣冷血、嗜血,我們豈能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