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黃敬哲台北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路傑克在6日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指責中國,向全球市場傾銷過剩的鋼和鋁,導致供過於求,並敦促中國應對所有外國廠商一視同仁,不應只優待中國廠商。但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回應,當年金融危機後,就是中國的大規模投資帶動了全球景氣,美國怎可反過來指責中國?
據《華盛頓時報 》報導,中國在經濟繁榮時期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工業投資,但隨著經濟增長放緩,導致了現在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
報導指出,中國政府一直擔心,大批工廠的關閉可能會引發廣泛的工人抗議,所以一直扶持這些行業,如鋼鐵、煉鋁、造船及煤炭業。但美國商務部上個月,通過了對中國鋼鐵產品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過剩的產量將扭曲並破壞全球市場。」路傑克表示,中國傾銷過剩產能到西方市場,釀成工人失業和抗議已成為全球性問題,且過剩的鋼鐵產能同樣也會腐蝕中國經濟。但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回應,中國非常正視產能過剩問題,並已在努力削減產能。
不過目前許多外交官和分析人士都持懷疑態度,一名匿名的歐洲外交官認為,中國經濟改革已經放緩,造成保護主義抬頭。美國商會在會前也表示,有七成成員覺得他們在中國投資不受歡迎,很難通過中國的監管審查。
面對這些指控,樓繼偉強調,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是中國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帶動了全球經濟熱潮。當時,整個世界都在稱讚中國、感謝中國,時代雜誌也曾在其封面放上兩位中國農工。世界應該感謝中國幫助全球走出當時的危機。但現在,各國又有何憑恃來指責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