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在一戰後期的1916年5月,英國的馬克•賽克斯爵士和法國的弗朗斯瓦‧喬治-皮科,當著地圖密謀著如何瓜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崩潰後的領土。他們當然料想不到,這竟會開啟一發不可收拾的百年爛攤子。
在2011年阿拉伯起義的欣快感中,眼見一個又一個可怕的獨裁者被推翻,彷彿阿拉伯人終於也邁向了「民主」的政治賽末點。豈料,在塞西將軍的軍政獨裁下,埃及墮入了更猥瑣的民權黑夜。西奈沙漠的游擊組織徐圖尼羅三角洲;阿爾及利亞政權搖搖欲墜;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葉門陷入了派系駁火的分裂內戰。
自稱「伊斯蘭國」的極端組織以哈里發神權帝國和聖戰意識型態,像癌細胞一般擴散在阿拉伯世界中。約旦、以色列在此境下也難獨善其身。其他海灣國家及伊朗則都為著「油賤傷民」而煩惱。
阿拉伯世界仍然未能從鄂圖曼毀滅的惡夢走出。無論泛阿拉伯民族主義、泛伊斯蘭主義、聖戰主義,都未曾對20世紀劃下的主權國界滿意。一味怪罪西方,只是忽視了阿拉伯野心家百年來的胡搞:以「統一」掩蓋獨裁的事實、以石油經濟收買和奴化人民,而根本忽視厚植產業實力與民間經濟的當務之急。
在《經濟學人》看來,打造去中心化的阿拉伯世界聯邦制度,才能幫助想要自治的庫德族人與阿拉伯體系共存。在網路時代,國王和總統更必須學會靠法治與溝通建立他們的統治正當性,放下他們過去仰賴的秘密警察與尋租手段(在沒有從事生產的情況下,為壟斷社會資源、或地位,從而得到利潤的尋利活動)。這些事情必須阿拉伯世界自己來。
而西方能做的,就是支持理解溫和派的伊斯蘭政治神學、為尋求落實轉型願景
的摩洛哥和突尼西亞開放自家貿易市場。最後,他們可以出兵解決IS,為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遜尼派謀求和平的生活方式。
http://www.economist.com/news/leaders/21698652-europe-and-america-made-mistakes-misery-arab-world-caused-mainly-its-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