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週刊封面:一個救恩、兩個教會:為何新舊教還分你我? (20160515 德國時代週刊)

邱慕天 2016/05/15 19:04 點閱 2846 次

《德國時代週刊》 Die Zeit
德國基督新舊教(基督教、天主教)的關係在2000年開始惡化,因為當時的樞機主教拉辛格──也就是後來的教宗本篤十六世,竟以教廷信理部部長的身份,發表題為《主耶穌:有關耶穌基督和教會的唯一性及救贖的普世性》(Dominus Iesus)的文件,稱改教運動後的新教不能算為教會。

要知道,在17世紀打了30年血腥宗教戰爭的「因信稱義」教義分歧,是在1999年的奧格斯堡簽署了《關於稱義教義的聯合聲明》,才在宏觀上有了言和的基礎。儘管本篤十六後來正確地解釋,他的用意在於清楚界定天主教會的範疇,但新教牧師及天主教改革派直到2011年,都還在等候他那個未曾出口的道歉。

如今,隨著2017年新教的宗教改革500週年將在德國慶祝,很多人猶豫著是否該邀請新的天主教宗方濟出席。

方濟已經表現出他是新教徒們的朋友。他曾為宗教戰爭向新教徒致歉,曾與德國信義宗系統神學家施耐德(Nikolaus Schneider)、德國福音教會理事會主席貝福德-斯特羅姆(Heinrich Bedford-Strohm)相擁。他對信義會牧師之女的德國總理梅克爾更有好感。5月上旬,兩人在教宗獲頒象徵歐洲精神最高榮譽的「查理曼獎」時在羅馬會面;兩人在難民問題上是最強大的盟友、普世人道主義的代表。

梅克爾當然歡迎教宗2017年到德國。能在威登堡為基督新舊教寫下和解與和平的新頁,是多麼地美好!雙方可以說,我們堅持各自對真理的認知,但也尊重對方汲取真理的渠道-以「尊重」超越寬容。

《德國時代》指出,當今新舊教神學家之間,對於上帝、基督、十字架、復活、洗禮早已無甚教義歧見;關鍵只在於如何理解「教會」,或說「教會體制的權威(包含使徒統緒及主教會議)」與「聖經權威」及「信心」之間的關係。新教牧師只認聖經而不認教宗權威,天主教廷是否能先踏出一步,承認他們為自己人?
畢竟唯有當自稱為基督門徒者,能率先實踐聖經中「要門徒彼此合一」的教導,他們方可為充滿宗教衝突的今日世界文明樹立見證和典範。
https://leserservice.zeit.de/die-zeit-diese-woche/?r=titel&bmMailId=1OUJRHHJ-1OMKH9HS-Q8T17V6&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