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道德規範來做為依據,則我們大致可以將人分成三類,第一類是謹守在道德規範內的,稱為「真君子」,第二類是行為明顯逾越或違犯規範的,是「真小人」。第三類則是小人的作為,卻掩蓋起來讓人無法察覺,誤以為是君子,其實是「偽君子」。
在某些極不得已的情況下,有的君子可能故意扮演小人的角色來達成某種特定目的,但在民主且相對承平的社會中,這種不得已的狀況極少,所以「假小人」,並不是道德準繩上的一種選項。
那麼,我們的社會中各類的人,究竟各佔多少比率呢?
這是一個幾乎沒有答案的問題;我們頂多只有「質」的分類,卻不可能有「量」的數據,而且也只能說,君子越多,社會就會越祥和;社會如果爭議多,到處充滿怨氣,則小人必多,因為小人行為顯然惹人嫌厭,卻因為未必違法,旁人也莫可奈何,但不平與憤懣就會在人心中滋長,成為不定時可能引爆的炸彈。
「偽君子」也是小人,只是真小人易躲,偽君子難防,所以會為社會的安定增添許多變數。有些偽君子的虛假帶有「詐欺」意圖,雖然背後或骨子裡都在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但表面上卻衝勁十足又熱忱親切,看起來完全是大善人一個,與他接觸感動後不免有所回應,待面具卸下(幾乎都是被動)後,與他有牽扯的人,或者財物失喪,或者名譽受損,那種嘔氣與冤屈,與真小人只是負面情緒,有天壤之別。
比較常見另一種偽君子是,滿口仁義道德。因為很會講話,自然成為公眾人物,就藉著或霸佔一些公共論壇,從事臧否其他公眾人物的工作,以揭發這些人不為人知的一面為樂。殊不知,因為他(或她)本身也是公眾人物,也就成了他人下手的對象。於是,這個社會,就一直不斷在上演著「偽君子」鬥爭、「偽君子」的戲碼,看了真是讓人不勝唏噓,又啼笑皆非。
詩篇91:4祂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你要投靠在祂的翅膀底下,祂的誠實,是大小的盾牌。
詩篇119:163謊話是我所恨惡所憎嫌的,惟你的律法,是我所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