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工業4.0? 台業者表示不需要

黃敬哲 2016/04/11 17:02 點閱 17648 次
104年工業局委託研究計劃成果發表會。(photo by 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
104年工業局委託研究計劃成果發表會。(photo by 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

【台灣醒報記者黃敬哲台北報導】工業4.0是台灣產業轉型的目標,但工業局在11日舉行的工業4.0研究成果發表會中,台經院與資策會的研究報告均指出,台灣多數的製造業者並不了解工業4.0的概念,也無意願轉型,政府應建設示範工廠,來起帶頭作用。

工業4.0又稱為第4次工業革命,是由德國首先提出的先進產業計劃,預計投資達兩億歐元,用來提昇製造業的電腦化和智慧化,又稱之為智慧製造。其核心概念,機器人、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整合感控系統(CPS)等引發了國際間的熱烈討論。

但台經院研二所所長張建一在會中指出,台灣推動工業4.0最大的問題是仍有超過半數的業者不清楚何謂「智慧製造」。且大部分業者表示,其產品製程無須智慧化,尤其是中小企業。據統計,國內業者導入的智慧設備,如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的比重偏低。

張建一表示,台灣廠商目前沒有急迫需求,主動進行智慧化的意願不高。而進一步的調查也顯示,近九成廠商認為若要配合政府方針引進智慧化系統,政府應提供租稅減免。目前設備及人才培育的成本是廠商主要考慮的問題。

而少數自行導入智慧化系統的廠商,其目的仍是集中在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交貨時間與提升良率品質。但對於勞動力的需求並未減少,資訊接收速度亦未改善。顯示台灣業者的營運模式仍停留在加工出口貿易的概念。

資策會產業分析師顧馨文也指出,雖然業者普遍已採用ERP等電腦化系統。但除了資通訊業外,其他行業對大數據等工業4.0的核心概念仍不清楚。據統計分析,廠商智慧化的程度取決營運模式,多數廠商不引進智慧化的原因在於效用不明確。

歸納兩者報告的政策建議,目前國外推行工業4.0的方式是由民間主導智慧製造的相關產業聯盟,以建構共同平台為訴求。但台灣製造業若延續既有的營運模式,廠商沒有太多智慧化的意願。政府仍需積極加強人才培育以及擬定示範計畫,來主動促進業者創新營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