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黃捷台北報導】全球環境學者都在積極尋找減碳良方,其中一個是在海洋中注入鐵元素、促進藻類行光合作用的「鐵施肥」,這假說20年來獲得多方佐證,在科學界蔚為研究風潮,但台大地質科學系助理教授任昊佳29日公布最新研究發現推翻了假說。對此,與會的台大副校長陳良基表示,這能鼓勵台灣學生投入科學領域。
台大地質科學系助理教授任昊佳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Lamont-Doherty地球觀測站合作,在科技部和台大的經費支持下進行研究,發現在海洋傾倒鐵顆粒,不一定能促進藻類行光合作用、進一步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項重大發現於2016年1月登上國際「Nature」雜誌。
任昊佳表示,「鐵施肥」假說至今仍在學界中為熱門研究項目,因學者發現某些海域中的藻類「胃口不好」,加入鐵可以促進食慾、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但她的最新研究卻發現,加鐵反而可能對其他營養元素如硝酸鹽、磷酸鹽有抑制作用,不但無法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反而讓海洋變成缺氧的狀態。
任昊佳指出,海洋生態複雜,因此加入多少鐵、環境條件如何,都需納入考慮。她也說,減緩地球暖化的方法除了減少人為碳排、開發替代能源之外,也有研究著力於將二氧化碳封存或轉化成乾淨能源,給人類一些緩衝時間為再生能源發展做準備。
對此,台大副校長陳良基肯定地表示,除了研究本身對減緩氣候有重大突破之外,任昊佳跳脫既有認知、勇於推翻假說的精神也值得科學界鼓勵,不僅如此,此項研究更能吸引學生關注、討論,並促使青年人才投入科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