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揪出無差別殺人虞犯?目前很難! (20160328 國際版紐約時報)

邱慕天 2016/03/28 19:02 點閱 40482 次

《國際版紐約時報》 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
有人說,無差別殺人來自於一種喪心病狂的反社會情節,應透過社會安全網防制。但從實務技術上,我們更必須瞭解目前遭遇到的是哪些困難。

基於過往犯罪前科,上週在布魯塞爾進行自殺式炸彈襲擊的兄弟黨,已被國際後見之明地認為是潛在的恐怖份子。但去年加州恐攻的其中一位,只是過著正常美式郊區生活的衛生督察,這又怎麼解釋呢?
世界各國的內政機關,都試圖探索「為什麼會出現暴力的人?」「如何改變他們?」

為此,政府投入了無數的反恐基金在行為科學研究上,但它仍是一團謎。911事件後不久,普林斯頓經濟學者阿蘭‧克魯格認為,「貧窮」、「財務緊張」是關鍵因素;歐巴馬執政時則開始重視社區幫派、逃學中輟等現象的防制。然而就在這張網不斷放大後,人們發現:誰都可能是恐怖份子。

他有可能是男、是女;是外向、是阿宅;是博士、是中輟生;是窮人、是有錢人。另有一說指出青少年時有易怒傾向、自尊如玻璃般脆弱的男性是高危險族群,但這種開地圖砲的族群分類法,卻被自由派批判為歧視政策,並被指為這幾年美國警察濫權的暴政潛在源頭。

同樣地,在英國、比利時,各種敏感的通報系統,都可能使合法的宗教團體(如穆斯林)或文化活動遭受到污名化,使其自由受干擾。2012年的美國反恐中心報告指出,「焦慮」、「個人需求不滿」、「受挫」經歷可能使人激化,但這套標準也沒有普適性。我們需要一套包含宗教專家、諮商師、專家顧問的政府小組,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http://www.nytimes.com/2016/03/28/world/europe/mystery-about-who-will-become-a-terrorist-defies-clear-answe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