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日前傳出恐怖攻擊,莫倫貝克已成為穆斯林激進份子的溫床,歐洲各國都應全神戒備,反IS的戰場已經不是敘利亞了。
比利時布魯塞爾驚傳連環爆,從歐盟首都到歐洲「聖戰士之都」的惡名,在全球恐攻陰影下,比利時也無法倖免於難。
繼巴黎恐襲不到四個月,主嫌阿布岱斯蘭落網後第4天,布魯塞爾也遭到恐攻。伊斯蘭國(IS)透過阿瑪克通訊社承認此一恐怖攻擊的流血事件由其成員所主導,顯示IS控制的「領土」雖然日漸萎縮,對外攻擊行動卻愈來愈激烈,而自以為很安全的西歐,處境反而愈來愈危險。
歐洲將面臨更多威脅
潛藏在歐洲,自認為伊斯蘭聖戰士的極端主義者,通過激進的自殺炸彈手段,正在向世界各地輸出更多暴力,進行無差別攻擊,同時也反映歐洲面臨恐怖主義的威脅正在加劇。
日前遭到比、法反恐單位緝捕歸案的阿布岱斯蘭,供稱正策劃於布魯塞爾發動攻擊。比利時政府也發出恐攻警訊,試圖強化反恐作為,反制恐怖份子,悲劇最終還是發生,不禁讓人懷疑比利時政府並未充分做好反恐的準備。
為何歐洲這片相對安穩的大陸,近年來會成為恐怖份子頻繁襲擊的目標?又為何會是布魯塞爾?
各區行政難整合
比利時不是唯一一個境內有激進伊斯蘭主義份子的歐洲國家,由於比利時位處歐洲十字路口,加上申根公約的免簽證措施,使得布魯塞爾成為歐洲轉運樞紐。
比利時中央政府和地方各有職司,且過度強調地方主義,是行政效能低落的主因。以120萬居民的布魯塞爾地區為例,轄下就有19名直轄市市長,由6個不同的警察局負責治安工作,每個地方政府各有權限,各區經濟狀態的差異,壓縮彼此合作的空間。
地方政府各行其是的結果,行政工作難以整合,更何況是涉及跨國/跨區的恐怖組織情資,因此,在行政系統的失靈,中央與地方不同調,而相關情報機構又疊床架屋的情況下,極端分子更容易寄生於權力真空的環境。
莫倫貝克 恐攻的中心
從阿布岱斯蘭犯下巴黎恐攻案件,脫逃返回比利時,並在莫倫貝克潛藏4個月,顯見不僅比利時反恐維安工作出現嚴重漏洞,而成為恐怖主義溫床的莫倫貝克也已經是激進穆斯林的庇護地,更是恐怖分子隱蔽的所在,藉以使成員能夠休憩、補給、訓練、籌劃、武裝、通訊、後勤的「聖域」。種族歧視、缺乏發展機會、高失業率和語言、文化的分歧,是莫倫貝克從「小曼徹斯特」成為極端主義滋生和蔓延的原因。
根據歐盟刑警組織情報顯示,可能有將近5千多名「聖戰士」,在接受IS培訓後進入歐洲。從巴黎到布魯塞爾的恐攻型態來看,歐洲恐怖主義活動呈現從「外來」轉向「內生」的趨勢,包括策劃犯案和付諸行動都是在歐洲境內完成,換言之,一個後勤支援網絡衍然成形,正以莫倫貝克為中心,同心圓向歐洲大陸幅射,傳播恐怖主義思想,吸引更多身處社會邊緣的年輕人成為「聖戰士」,歐洲現在正面臨10年來最大的恐怖主義威脅。
布魯塞爾驚爆,提醒歐洲國家,應將反恐焦點從敘利亞的反IS戰場,拉回歐洲本土,尤其是在中東地區加入IS再重返歐洲的極端主義者。若無法阻止恐怖主義向歐洲漫延,內生性的恐怖攻擊就會一直在歐洲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