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北防災 議員:採區域聯防

鄭國強 2016/02/24 13:25 點閱 11548 次
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引用日本專家所言,若發生大型災難後應於3日內恢復供水,平時則規劃戰備水井與救災專責通道。(photo by 鄭國強 /台灣醒報 )
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引用日本專家所言,若發生大型災難後應於3日內恢復供水,平時則規劃戰備水井與救災專責通道。(photo by 鄭國強 /台灣醒報 )

【台灣醒報記者鄭國強台北報導】「為因應台北遇到災害時應變,柯文哲要我們兩個副市長去研習、進修。」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說,這次台南的地震若發生在台北,市政府備有「災害應變量能提升計劃」,包括防災公園、戰備水井等,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則提醒地方與中央合作的重要,市議員阮昭雄表示北、北、桃、基共採「區域聯防」規劃。

台灣首都圈議員防災問政聯盟23日宣布,由民進黨籍市議員阮昭雄召集多位台北、新北議員組成,當日並邀請林欽榮、李鴻源及市政府消防局、建設局等共同討論台北防災問題。阮昭雄表示,由於災害範圍難料,因此防災不只是從台北市觀點出發,而是把基隆、新北市甚至是納入桃園,以首都圈來規劃,他說,「像打籃球的區域聯防觀念。」

林欽榮指出,隨著氣候變遷,現在談的都是「全救災型」觀念,不獨談救災,而是一併談防災、減災及復元。台北市準備的「災害應變量能提升計劃」中包括災難時期消防局與區公所、警察局協調的s o p。

「台北市也要建立維生水系統,比如開挖戰備水井,規劃防災公園還有防災學校。」林欽榮表示,參訪日本時對方建議,人沒有電、食物可存活一週,但不能沒有水,因此日本官方的救災標準是三日內恢復供水。

李鴻源表示,台北市雖然規劃了16個防災公園,準備戰備水和乾糧,但也必須考慮到執行力。此外,他也提醒許多救災整備基地設計收容臨時災民,例如台北市信義區規劃陸軍保養廠用地、舊三軍總醫院用地等,都需要地方與中央的協調,既是花六年到十年去做都值得。

阮昭雄則提到北市府規劃的27條救災專責道路中有民權東西路、市民大道等本身也在土壤液化區,都該注意其鄰近建築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