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鄭國強台北報導】被人民幣害慘了!中信金在元月慘遭外資大賣超33萬張、富邦金24萬張、元大金19萬張,股價都重挫14%到26%,多檔跌破淨值,大展投顧策略長李政諺及分析師王兆立受訪時都認為,銀行看漲人民幣的衍生性商品(TRF)卻遇到人民幣大貶,加上全球股市不佳,導致金控轉投資損失,因此外資才會大量出脫金融股部位。
根據證交所統計外資、自營、投信等三大法人1月分買賣超紀錄顯示,金融股為各類股中被賣超最嚴重者,例如民營金控的中信金、富邦金、元大金、國泰金、新光金為法人淨賣超前5名,單中信金就被外資賣超33多萬張,股價也從月初16.9元重跌到14.5元,富邦金也被賣23萬張,股價慘跌21.33%到35.4元。
「主要是人民幣大貶的影響,讓擅於銷售TRF的民營金控蒙受損失。」李政諺指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11月的6.398連續走貶三個月到6.57,最低曾跌到6.6兌1美元,而銀行銷售的人民幣衍生性金融商品屬看多人民幣則獲利,若貶值則以槓桿賠償損失,因此當人民幣下跌時,客戶潛在的違約風險便大舉攀高。
王兆立也指出,國內銀行持股人民幣衍生性商品的部位究竟有多少並沒有確切的數字,但萬一許多客戶賠太多,乾脆違約,最後是銷售的銀行要賠給上手單位(類似賠償給大盤商)。然而惠譽信評倒認為銀行風險控管仍穩健,並假設人民幣貶值重貶到7兌1美元,國內銀行大約僅減損790億元,但法人認為沒那麼簡單,持續大賣金融股。
「公股銀很少在賣,因此法人看到人民幣下跌,會擔心銀行要提列更多呆帳準備,紛紛出脫持股。」李政諺解釋,這就是為什麼這波民營金控跌得比合庫、第一、彰銀這類公股金控慘的原因。
除了TRF,王兆立認為油價重貶導致全球股市在元月表現欠佳,也是法人出脫金融股的原因,「許多有壽險公司的金控持有大量國內、海外股票,全球都下跌,自然要提列未實現損失準備。」王兆立表示,接下來只要油價回穩、人民幣不再跌跌不休,金控股的風險才能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