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改善西區門戶計畫第一步,反而讓汽機車行車時間都延遲10分鐘?「是的!一切都是為了恢復古蹟。」國民黨議員厲耿桂芳14日受訪時表示,郝市府時期就已提出了西區門戶計畫,目的是為了保存台北府城的文化古蹟。民進黨議員何志偉也說,「從整體西區門戶計畫來看,拆除忠孝橋引道在文化上非常有意義,未來台北將發展成一本歷史課本。」
「西區門戶計畫是郝市府時期就開始醞釀的。」厲耿桂芳說,北門是台北府城發起地,也因此留下了北門這座歷史古蹟,只是民國60年代為了讓道路能繞過鐵路才建造忠孝橋引道,如今鐵路都已地下化,忠孝引橋實在無存在意義,西區門戶計畫便是將這塊地區恢復成廣場,將北門的古蹟景觀重建回來。
何志偉也表示,「忠孝橋引道拆除雖然短期內交通會成為問題,但在文化的意義上的確該拆除。」他指出,台北市長柯文哲曾承諾要建造成台北的自由之路,未來台北市將如同一本歷史課本,連結附近的三井倉庫、北門及鐵道博物館等歷史建築,讓民眾走在街上就能夠閱讀、感受到台北城的歷史,而不是只有交通上的意義。
「西區門戶計畫的確有意義,未來交通方面肯定也能夠舒緩,但柯P太過講求效率。」厲耿桂芳嘆了口氣說,柯P並沒有想到老百姓需要宣導的時間,不可能政令一下就馬上要人改道,政策的執行需要長期規劃,而不是一說便做。
台北府城北門正式名稱是「承恩門」,歷經台灣巡撫沈葆楨、林達泉、陳星聚、岑毓英等人倡議及規劃,最後完成於劉璈之手,於清光緒10年(1884年)建成。同時也是台北5大成門中唯一保有原來建城樣貌的城門,更是世界碩果僅存的閩南式碉堡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