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運動會看改變孩子的教育(李若松)

李若松 / 資深媒體工作者 2015/12/23 19:26 點閱 1720 次
比賽結束,輸了,但沒有人責怪那位同學,因為這是大隊接力,應該讓每位同學都有上場的機會。(photo by chia ying Yang on flicke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比賽結束,輸了,但沒有人責怪那位同學,因為這是大隊接力,應該讓每位同學都有上場的機會。(photo by chia ying Yang on flicke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一次校慶運動會能夠帶來多少感動?讓我分享我的親身經歷。

我從報社退休了,懷著感恩的心,選擇到兒子讀過的雙語中小學,大家公認的鄉下貴族學校落腳,因為這所學校讓兒子變得很有氣質,我總希望用報恩的心情回饋這學校,更想知道兒子住校三年,為什麼會變得有氣質、又獨立。

這是退休後的第3年,學校剛慶祝完16週年校慶,斗六市市長謝淑亞形容16週年校慶運動會是學校的成年禮,從不到3歲的貝貝班、寶貝班,到滿18歲,即將準備出國唸大學的國際班,都不是魚貫在運動場上進退場表演,而是在相同的音樂下,分別練習不同的舞姿,同步演出,個個全力以赴,臉上自然流露出笑容,樂在其中。

某個班級一路領先,到中後棒時,輪到不擅長跑步的女同學奮力向前跑,就被落後的隊伍一路追趕過去,班上沒有人抱怨,後面的同學只是咬緊牙根向前衝;比賽結束,輸了,但沒有人責怪那位同學,因為這是大隊接力,應該讓每位同學都有上場的機會。

閉幕典禮,全體重新跳一次大會舞,因為舞是為自己跳,不只是跳給開幕貴賓看;校慶運動會競賽沒有總冠軍,只有中學精神總錦標、小學精神總錦標,沒有競賽總錦標,得獎班級不僅保有精神總錦標旗幟一年,還有豐富的獎品。得獎班級都是靠真本事,勝負分數只有些微差距的,拿著精神總錦標合照,個個神采飛揚。

但感人的事情還沒有結束,不知是哪個班級在臉書發起,迅速地就串連起來,大家紛紛把獎品捐出來,要給需要幫助的小朋友;校慶義賣手工蜜蜂吊飾、蜂蜜水,還有蜂蜜護唇膏,所得全數捐給雲林縣弱勢小朋友。

我在鄉下學校,終於知道團隊互助合作、生活教育、品格教育、情境教育為什麼能改變我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