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項主力出口貨品,在11月份均呈現衰退,包括電子產品、光學器材、礦產品與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化學品等。(photo by Wikipedia)](/system/assets/images/000/024/013/big/1%E5%90%84%E9%A0%85%E4%B8%BB%E5%8A%9B%E5%87%BA%E5%8F%A3%E8%B2%A8%E5%93%81%EF%BC%8C%E5%9C%A811%E6%9C%88%E4%BB%BD%E5%9D%87%E5%91%88%E7%8F%BE%E8%A1%B0%E9%80%80%EF%BC%8C%E5%8C%85%E6%8B%AC%E9%9B%BB%E5%AD%90%E7%94%A2%E5%93%81%E3%80%81%E5%85%89%E5%AD%B8%E5%99%A8%E6%9D%90%E3%80%81%E7%A4%A6%E7%94%A2%E5%93%81%E8%88%87%E5%9F%BA%E6%9C%AC%E9%87%91%E5%B1%AC%E5%8F%8A%E5%85%B6%E8%A3%BD%E5%93%81%E3%80%81%E5%8C%96%E5%AD%B8%E5%93%81%E7%AD%89%E3%80%82%EF%BC%88photo_by_Wikipedia%EF%BC%89.jpg?1450002615)
2015年11月出口「連十黑」,寫下了總統馬英九主政任內的4大最慘記錄:第一慘是,出口金額是5年半以來單月最低記錄;第2慘是,出口衰退幅度擴大至16.9%創下6年多以來最大的單一個月份;第3慘是,出口連十黑也是最近7年來的最悽慘新記錄;第4慘是,衰退幅度超過兩位數字的持續時間長達6個月。台灣對外貿易疲態的不斷擴大,益使整個台灣經濟景氣復甦速度趨於緩慢。
【出口衰退幅度擴大】
原本,每年11月一向是歐美年底採購及大陸春節前的備貨過渡期,但2014年11月淡季不淡,肇致上年基期較高,加上需求不振、原物料價格下跌及基期高的因素,使得2015年11月出口衰退幅度擴大,出口總額僅221.3億美元,月減7.5%,是2010年5月以來單月最低出口值,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幅竟然高達16.9%,不僅是2015年最差,更是世界金融海嘯後2009年9月以來,單月衰退幅度最大的一個月。
各項主力出口貨品,在11月份均呈現衰退,包括電子產品、光學器材、礦產品與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化學品等,衰退幅度都達到二位數;占台灣出口大宗的電子產品單月出口77.6億美元,年減11.5%,顯示去化速度緩慢,出口格局偏弱。而因國際原油價格2015年11月間跌破每桶40美元,礦產品出口11月僅有9.1億美元,衰退逾4成。
【期待2016第三季?】
面對今天出口連11黑的對外經濟大頹退情勢,儘管有些所謂樂觀的學者專家仍然信誓旦旦認為,台灣承受外在環境變數衝擊程度「還在可容受的範圍」之內,因此,下一季度開始,台灣經濟應可逆轉復甦,不必過度悲觀以待。
不過,工商企業領袖卻認為,不到2016年第三季之後,台灣的出口頹退情勢,不會有所改善,在可預見的最短期間內,恐怕還是不太可能有所逆轉正的機會。
造成今天台灣「出口連10黑,對外貿易大頹退」情勢有越陷越深的現象,最終極應該歸咎的根本原因是,自從2000年之後,改為明確採行「經濟鎖國政策」以來,政府公共部門的財稅金融政策、產業經濟政策、對外投資貿易政策,都一致放棄了從1960年代以至1990年代中期以前,所唯一採行的「積極向外看政策」,竟被遽轉180度改為「消極向內看政策」只有看重自我內需市場的需要。
【唯一向內看是主因】
在這種政策大迴轉,逆退到落後經濟時代的台灣,當然逐步喪失掉過去好不容易打出來、爭取到的市場地位與市場競爭力優勢,肇致今天出口部門的持續走衰後退,其實都是因為這項治國政策,從「唯一向外看政策」硬生生被拗轉逆扭成為「唯一向內看政策」的結果。
最今天倘若最高決策當局及囂張的「弱勢至上」民粹,沒有這種驚覺意識,趕緊調正步伐與作法,將國家經濟治理政策,從現在這種變劣化的「向內看政策」措施牢籠中解放出來,重拾1960年代到1990年代中期所「積極向外看政策」的舊觀政策措施態勢,則今天所見得到的,這種險惡的出口連黑局面,勢必根本不可能有獲致改善與扭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