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變身科學家 環保革命我做起

黃譯萱 2015/11/30 19:26 點閱 24888 次
透過提倡「公民科學」,全民都能來當科學家。(photo by Soil Science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透過提倡「公民科學」,全民都能來當科學家。(photo by Soil Science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黃譯萱台北報導】「公民科學」邀請公民來擔任科學研究員!環保署近期與消基會合作,推出民眾能隨時測試空氣品質的微型監測器,而這類構想這並不是台灣專利,美國也有類似的「公民空氣檢測箱」。檢測長、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表示,「公民科學」能提升民眾科學素養,蒐集資料成本又低。

成本低、數據及時

「公民科學」一詞意旨「公民擔任研究員參與科學」,透過志願的公民進行科學研究的數據蒐集。好處是能夠鼓吹資訊共享,並藉機對公民進行更廣泛的公共教育,而政府也能夠以低廉的成本蒐集到大量且即時的數據,且相較於政府所執行的大型監測計畫,更不會影響到當地系統。

此外,「公民科學」也能夠鼓勵公民從自身環境做出改變。消基會表示,這次的空氣監測計畫,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讓民眾了解居家環境的空氣品質,能夠隨時進行自我防護,包括保持環境清潔、栽種綠色植物吸附PM2.5,並在PM2.5值高時隨手關窗等。

凌永健說,自己有次在拜訪朋友前進行了空氣檢測,發現汙染指數超標,他到了朋友12樓的住家後,便要求朋友關窗,「空氣品質很難透過肉眼觀察,這時候,透過這些小監測器,每個人都能為居住品質把關。」他還笑說,日後民眾也許能進行不同樓層的檢驗,藉此決定買房子時要買哪一樓。

與政府資料互補

隨著公民意識抬頭、科技成本下降,不僅台灣要推微型監測器,美國在2013年也推出「公民空氣品質監測箱」,裡面提供基本的使用手冊、科學知識等,也是類似的概念,要讓環境研究回歸以「人民」為出發點。

不過,「公民科學」也有缺點,包括無法全面且適當地擷取專業知識、常會缺乏資金或專業性、準確度不足等。凌永健表示,微型監測器仍不能取代政府的監測站,但能彼此補足資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