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檢查與診斷之病人需知(施孟甫)

施孟甫 2015/11/12 21:13 點閱 2457 次
醫師施孟甫指出,醫學檢查幾乎都是透過「間接」的方式,交叉比對出最貼近身體實際病況的診斷以利後續治療。(photo by Seattle Municipal Archives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醫師施孟甫指出,醫學檢查幾乎都是透過「間接」的方式,交叉比對出最貼近身體實際病況的診斷以利後續治療。(photo by Seattle Municipal Archives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臨床上,最常被病患問到的總是:「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幫我排這個檢查?」或是「為什麼不一開始就給我用第二代或最新的藥物?」甚至有高知識水準的病患會自己去下載原文醫學期刊的PDF檔,查生字閱讀後反問醫生,為何沒告訴他該藥物的罕見副作用?

【網路資訊可能有誤】
記得讀醫學院時老師曾說過:「醫療有與時俱進的順應性,教科書與期刊上的病例都是歸納過後的暫時結論。」老師說,新發現的疾病與診斷方法日新月異,而人不會照著教科書生病,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醫師不斷充實學識,是為了在既有的臨床診斷思徑下治病,要時時保持警惕開放的心,才能及時發現未經發表的疾病。

因此,在你專精的領域裡,也一定找得到錯誤或似是而非的網路文章,醫學亦然!

醫學檢查幾乎都是透過「間接」的方式,交叉比對出最貼近身體實際病況的診斷以利後續治療。因為「直接」的檢查只有一種,就是把人給切開來取檢體送病理檢查,但並不是所有身體構造都能以此方式處理,有些器官位置與病人的身體狀況,就禁不起這樣直接的診斷方式。

大部分疾病僅透過初階與較不侵入的檢查即可得到結論,少部分則需較高階或具侵入性的檢查才能診斷,這都有賴患者的主訴與理學檢查後,經醫師臨床思路判斷後決定。例如X光檢查就能初步排除的疾病,就不需用高輻射劑量的電腦斷層掃描來幫助診斷。

【最新藥不一定有效】
而藥物副作用自98年起強制要求標示於藥袋上,藥袋外的空間有限,當然只會以出現比例最多、嚴重度最高的幾種副作用為主。有些極罕見的副作用,症狀很輕微,或是出現比例是幾百萬分之一,終其一生可能都碰不到,強求標示無異緣木求魚畫蛇添足。如同吃湯圓會噎死也不見食品業者標示。

除此之外,第一代的藥物上市時間較久,無論常見或罕見副作用幾乎都已被發現出來,第二代或最新上市的藥物則不然。因此,不是第二代或最新的藥物就一定是最有效的。藥物副作用的考量與藥物的選用開立涉及高度的醫療專業判斷,因為病了才需要服藥,假設藥物使用有95%的好處,只有5%的風險,當然要冒風險去治療,風險就由藥害救濟制度去填補。

在尊重醫師專業裁量下,有疑問當然需要好好的跟醫師溝通,畢竟生病的是自己,服藥的也是自己。醫師也應在盡可能的範圍內用通俗的語言釋疑,以增強病患的信心與醫囑性,達到醫病雙贏的治癒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