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議題只按讚 學生參與僅2成

黃譯萱 2015/11/10 18:33 點閱 7264 次
為提升青少年公共參與,家扶基金會提出「四要」原則,呼籲家長、學校、政府和青少年自己都一起努力。 (photo by 黃譯萱/台灣醒報)
為提升青少年公共參與,家扶基金會提出「四要」原則,呼籲家長、學校、政府和青少年自己都一起努力。 (photo by 黃譯萱/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黃譯萱台北報導】公民參與僅止於臉書按讚?家扶基金會10日公布調查報告顯示,高達7成3的高中生想了解公共議題,但只有2成6會化為實際行動參與,家扶中心呼籲,家長、學校和政府都應給予學生公共參與更多的空間及肯定,而青少年自己也應在按讚之餘多加討論。

家扶中心公布的「青少年公民參與與網路社群媒體使用之關聯性調查」報告發現,有將近8成的高中生每天使用臉書和LINE,其中有73.8%表示想要經由社群媒體了解公共議題,55.5%的高中生看到有人分享自己關心的公共議題時,會主動按讚或分享,41.8%的人目前已加入關心公共議題的群組或粉絲頁。

但在參與部分,卻僅有26%的高中生願意採取實際的行動,22.4%的人會分享自己對公共議題的看法,另有26.1%則會鼓勵他人對自己覺得重要的議題採取行動。

青少年從關注公共議題到實際參與仍有落差,大直高中的公民老師黃益中認為,這顯示學校和家庭提供的社會參與空間不足。他指出,如果訪問老師和家長,絕大多數都會支持孩子關心公共事務,但談到進一步參與,卻又會有「囝仔人有耳無嘴」的觀念,覺得學生把學業顧好就好。

家扶基金會呼籲各界一同改善青少年對社會議題「只按讚而不參與」的情況,並提出「四要」原則,包括「家長要支持孩子表意」、「學校要安排學生社區參與」、「政府政策要納入兒少意見」,而青少年自己也「要在按讚之餘多討論。」

家扶基金會這項調查對「公共議題」的定義採取寬鬆標準,包括食安、動保、投票權下修、長照、能源、同婚、死刑等都算,採分層隨機抽樣,依北、中、南、東學校分布比例,隨機抽取126間學校,施測時間為今年6月至7月,回收有效問卷為121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