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黃譯萱綜合報導】壓力一大就會忘東忘西?科學家研究發現,壓力會影響前額葉的神經元活動方式,進而損害短期記憶、導致分心。這項研究解釋了分心發生的原因,未來應用在醫療上,可望透過療程維持前額葉正常運作,減少人在高壓力環境下因分心疏忽所造成的公安事故。
如果沒有短期記憶,可能書才讀了一行就忘了前半行、一轉身就忘了剛剛手頭的工作。大腦前額葉的神經元就像一個黑板,幫我們維持日常生活運作。面對大量的訊息,神經細胞會將這些訊息寫下,當我們不再需要這些資訊時便予以刪除,改寫新的東西。然而,神經學家戴維畢思指出,「正是這樣的運作方式,讓這些神經元在面對壓力時變得很容易受影響。」
老鼠找不到巧克力
透過老鼠迷宮實驗,戴維畢思在期刊《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發表論文指出,面對壓力時,老鼠前額葉的神經元很容易被不重要的訊息干擾,對短期記憶造成損害,導致整體表現變差,而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猴子和人身上。
戴維畢思將老鼠放在迷宮中,發現在沒有特別刺激下,老鼠於一定時間限制內可以找到90%的巧克力片,但如果給予強烈噪音刺激,同樣時間下老鼠只能找到65%的巧克力片。
戴維畢思表示,神經元的細胞大約每1秒鐘左右就需要自我刺激,才能持續地擷取資訊,維持短期記憶運作,但老鼠在受到刺激時,前額葉的神經元變得異常活躍,為了處理過多不重要的資訊,無暇維持自我刺激的活動,這讓老鼠不斷分心,因而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儲存巧克力片的房間。
醫療應用在神經元
戴維畢斯認為,這說明為何工傷事故往往發生在高壓力的情況下。他指出,許多人的工作都常暴露於高壓力、高資訊量的狀態下,例如空中管制員、軍人等,「事故會發生往往都是因為這些人分心了,而現在我們知道分心是怎麼發生的。」
幫助人們能更有效處理高壓力,戴維畢思說,這項研究應用在醫療上,將發展讓前額葉維持正常運作的療程,「主要是要讓神經元維持自我刺激以保護短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