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亞歷塞維奇日昨抨擊「軟性獨裁」的白俄盧卡申科,竟以高投票率、高得票率在總統大選五度五關,成為歐洲在位最久的「民選」總統。如今,盧卡申科以「歐洲最後的獨裁者」之姿,對內繼續主導政經局勢,對外遊走於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白俄羅斯人為何在民主選舉中選擇獨裁者,頗耐人尋味。
盧卡申科蟬連總統寶座並不令人意外,就在確定連任後,他立即放話警告反對派不要舉行未經許可的抗議活動。一位自許沙皇作風的國家領導人,會在這一任期將白俄羅斯帶向何處?轉型民主或專制獨裁?與俄羅斯更緊密連結或是向歐盟傾斜?白俄羅斯是歐洲大陸最後一個也是唯一在國內施行高壓統治的國家。
盧卡申科獨裁之路
盧卡申科自1994年就任總統後,遂行社會主義制度,通過高壓統治手段,開啟獨裁政權之路。任內數度修憲,取消總統連任次數的限制,同時削減國會權力,為其萬年總統舖路。
2011年11月盧卡申科簽署限制人民街頭示威活動以及對接受國外政府金援的政黨刑事追訴等二項法案,拘押反對派人士和抗議民眾的獨裁作風,引來歐盟祭出禁止入境及凍結白俄相關官員在歐資產等制裁措施。
經濟學人智庫發布國家民主化指數調查報告中,深植權威主義的白俄羅斯,在全球167個國家中排名第141,更被列入全球媒體環境最惡劣的國家之一。一個有民主選舉的國家,領導者實行獨裁統治,無疑是對民主的反諷。
亞歷塞維奇對白俄羅斯政局有深刻的觀察,她指出,「蘇聯崩潰後,我們天真地以為民主就會來臨。要獲得自由,必須要有自由的人。」一語道破白俄羅斯人追求民主的最大問題之所在。
白俄羅斯假性民主
前蘇聯解體後獨立的白俄羅斯,形式上雖是民主化的政體,但政黨政治未臻成熟,反對勢力薄弱且未能有效整合,對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力有限,加以國會監督功能不彰,相對提供盧卡申科獨裁統治的機會。白俄斯人就在「假性民主」體制下,被動做出選擇,完全失去自主性。
身為前蘇聯附庸國的白俄羅斯,不像其他中東歐的波蘭、匈牙利、捷克、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脫離克里姆林宮掌控的附庸國,白俄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仍相當密切。近年來,歐盟的制裁加深白俄對俄羅斯的經濟依賴,要求盧卡申科在其任內徹底切斷連結俄羅斯的臍帶,已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