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內戰從反阿薩德政府之爭,漸次轉向宗派權鬥,到IS趁勢興亂,4年半過去了,並無平息的跡象。(photo by Wikipedia)](/system/assets/images/000/022/346/big/1_%E6%95%98%E5%88%A9%E4%BA%9E%E5%85%A7%E6%88%B0%E5%BE%9E%E5%8F%8D%E9%98%BF%E8%96%A9%E5%BE%B7%E6%94%BF%E5%BA%9C%E4%B9%8B%E7%88%AD%EF%BC%8C%E6%BC%B8%E6%AC%A1%E8%BD%89%E5%90%91%E5%AE%97%E6%B4%BE%E6%AC%8A%E9%AC%A5%EF%BC%8C%E5%88%B0IS%E8%B6%81%E5%8B%A2%E8%88%88%E4%BA%82%EF%BC%8C4%E5%B9%B4%E5%8D%8A%E9%81%8E%E5%8E%BB%E4%BA%86%EF%BC%8C%E4%B8%A6%E7%84%A1%E5%B9%B3%E6%81%AF%E7%9A%84%E8%B7%A1%E8%B1%A1%E3%80%82%28photo_by_Wikipedia%29-1-2.jpg?1443707085)
就在聯邦委員會決議授權普丁境外出兵後,俄羅斯戰機空襲「伊斯蘭國」(IS)重要據點霍姆斯(Homs),宣告俄羅斯通過軍事手段介入敘利亞內戰。美俄分別使用空中武力襲擊IS,再加上中俄聯手軍援大馬士革,直教敘利亞不亂也難。
【強權角力 問題更複雜】
美俄兩國在聯合國反恐會議上,在打擊伊斯蘭國、解決敘利亞內戰問題的立場針鋒相對,敘利亞似乎有逐漸演變成阿薩德政府軍和遜尼派反抗軍成為美俄在中東的代理人戰爭的態勢。
敘利亞內戰情況愈演愈烈、IS興亂加劇,歐巴馬雖執意阿薩德必須下台,才能解決問題,但仍信誓旦旦不會再派遣地面部隊進入伊、敘之境清剿,華府撤軍伊拉克的決策和行動,相對提供俄羅斯填補美國在中東留下的權力真空的戰略機會。再加上中國試圖通過經濟和軍武實力,敘利亞政局在強權角力下,短期內難有解決良方。
‘
敘利亞內戰從反阿薩德政府之爭,漸次轉向宗派權鬥,到IS趁勢興亂,4年半過去了,並無平息的跡象,在美俄介入後,反而剪不斷理還亂。在此之前,中國在阿薩德掌權後,從2006到2010年,是提供敘利亞傳統武器前5名的國家,讓阿薩德得以完成軍事重裝備化。
【普丁撐腰阿薩德】
中國官媒曾多次批評華府應對大馬士革情勢失控負責。殊不知,若無中俄提供武器裝備,敘利亞政府就不致於有能力對人民暴力相向;若是北京當局更謹慎地約束北方工業販售化武原料,敘利亞也不會如此輕易地擁有化武。
但是,北京依舊維持「中國企業的營利行為是公司的事,與政府無關」的一貫態度,中國並未在敘利亞扮演任何角色,美國難辭其咎。俄羅斯是敘利亞的長期盟友,克里姆林宮更不遺餘力地軍援大馬士革,若沒有普丁在背後撐腰,阿薩德政權早就不保。
俄羅斯以協助敘利亞合法政府的部隊,打擊IS之名派兵助拳;美國則藉援助反抗軍拉下阿薩德政府,清剿IS之義空襲伊敘之地。從反恐的角度,美俄各有其出兵的「正當性」,但從敘利亞的角度來看,卻有不同的解讀。
畢竟,不論阿薩德政府如何堅持暴力策略對待人民,在政權未崩壞之前,還是「合法」政府,即使反抗軍有再正當的大義名分,恐怕很難撼動阿薩德政權。敘利亞內戰演變成美俄兩國的國際政治交鋒,以及IS以更殘暴手段對付平民,絕對是各方始料未及。
敘利亞這盤棋局形成一個以教派控制地區為分斷線的四分五裂的國家,仍看不到任何解決方案,受影響的不僅是中東地區的安全和穩定,甚至歐洲各國也受難民危機的波及。
美俄兩國不應只顧及各自在中東的地緣政治利益,只提供破壞性的軍援,在根本上必須促成阿薩德與反抗軍領袖雙方進行建設性的會談,達成妥協方案,否則,敘利亞人民很難再見和平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