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銀髮經濟 美國癌症醫學中心遍地開花
68歲的布朗太太今年春天被確診罹癌,要是在幾年前,她可能必須到車程數小時外的紐約或波士頓的醫學中心治療,但是6月中時,占地7000平方呎的哈特福癌症保健研究機構,就在她家鄉的康乃狄克州中部開幕,這個耗資4千萬打造的癌症中心與紐約的史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合作,讓像是布朗太太這樣的患者大感幸運。
美國近年來多的是像哈特福癌症保健研究機構這樣的硬體,有質感、醫術有水準的新醫院,這是因為地方經濟的復甦以及老年醫療的需求激增兩項因素所致。美國光是今年就有超過160萬新增確診的癌症病患,而醫學的進步已經讓人們可以把癌症視作一種不致死的終身慢性病;醫療的商業化競爭,以及人們對尖端療程的渴求,讓醫療機構紛紛向地方延伸服務的觸角。
一項調查顯示,美國有腫瘤醫學部門的醫院有4分之1都在最近進行拓點計畫。流行病學報告顯示,15到20年前,新血管疾病成為戰後嬰兒潮世代最主要的健康問題,而近年則變成癌症,這對拓展癌症醫學部門,對醫院的財務生計非常關鍵。
只是在這個不講情面的現實背後,廣大患者是否最終獲益,還要看這究竟代表醫療品質的良性競爭,還是醫院、藥局、保險公司合謀賺錢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