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護膚用途增 菇類危機成轉機

鄭宇晴 2015/09/01 20:11 點閱 5213 次
農業試驗所轉菇類危機為轉機,讓菇類成綠金產業。(photo by 鄭宇晴/台灣醒報)
農業試驗所轉菇類危機為轉機,讓菇類成綠金產業。(photo by 鄭宇晴/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鄭宇晴台北報導】菇類可保濕護膚,農業試驗所讓菇類成綠金產業!近年來台灣菇類產能下降,農試所卻對菇類中的多醣體研發護膚、保健及預防醫學等多元化產品,創造菇類新用途和市場。農試所表示,「菇類產業已非傳統產業,而是具國際競爭力的綠金產業。」

「在一次分析銀耳成份的烘乾過程中,意外發現因其中富含的多醣體,烘了很久都不乾,因此有了銀耳多醣體可保濕護膚的想法,」農試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助理研究員楊淑惠表示,她從銀耳中萃取和玻尿酸保濕效果相近、但成本更便宜的銀耳多醣,研發出銀耳洗面乳、乳液及粉底液,「早上將銀耳多醣擦在臉上,到了晚上仍有保濕作用,滑滑的不黏膩。」

楊淑惠指出,「綜合多種菇類萃取物製成的『活力晶凍』,結合近年在台灣興起的路跑運動,補充支鍵胺基酸及精胺酸,讓乳酸不易堆積,延緩疲勞。」

「近年來因氣候變遷、木屑短缺、菌種老化或退化及菇類產品多樣性不足,造成菇類產能下降,」農試所所長陳駿季表示,農試所化危機為轉機,研發出杏鮑菇、雪耳及巴西蘑菇等多樣化新菌種,也培育出可因應氣候變遷的舞菇等,「菇類富含的多醣體等成分,除了保濕護膚外,還可順通腸胃,創造菇類產業多元用途。」

除了栽培技術研究與多元產品開發外,農試所也大力進行產業輔導,透過農民學院授課及開辦專業訓練班,已有超過2000人次參訓,技術轉移或育成輔導的廠商家數也已超過10家。近期農試所也規劃將菇類產業納入農業生產力4.0研究範疇,打造菇類智慧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