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非軍事區在南韓這端發生爆炸,金正恩特別選在美韓「乙支自由衛士」軍演的時間點砲襲南韓廣播站,造成兩名軍人重傷,南韓國防部指控北韓埋設地雷,並恢復對北韓「心戰喊話」。
北韓不甘示弱,認為是此舉「等同宣戰」,進而砲擊南韓邊界。隨後,雙方拉高備戰層級,北韓前線備戰,中短程導彈蓄勢待發,南韓更下達「果斷應對」和「先行動、後報告」的軍令狀。兩韓劍拔弩張,各方都憂心第二次韓戰一觸即發。
【南韓戰略矛盾之處】
金正恩雖承襲金正日「在國家事務中,一切工作以軍事為先,以軍事為重」的「先軍政治」指導方針,但又必須解消經濟帶來的政治壓力,因此,以糧食和食品生產為重點,推動軍隊企業轉向軍民兩用政策,局部調整「先軍政治」內涵。
但是,國際社會並未撤除對北韓的經濟制裁,國內總體經濟失衡與物資短缺依舊,不僅拖累經濟成長,甚至削弱金正恩的權力地位,而對外製造緊張情勢,成為移轉內部壓力的萬靈丹。
中國深知南韓的國際政經戰略矛盾,面對平壤的威脅和挑釁,首爾必須依賴華府的安全協防,而經濟發展又無法免於中國大陸的市場。至於南韓也樂於能在兩強競合之間左右逢源,在不脫離美韓安全同盟的原則下,深化與北京的經貿關係。
韓戰體制以降,美、中涉入兩韓軍事行動和外交事務甚深,兩國關係的變化,更明顯影響朝鮮半島局勢。美中雙方雖是彼此重要的經貿夥伴,但在中國強勢崛起和美國深化「重返亞洲」的政策架構下,加上兩韓地緣戰略的矛盾,華府與北京在朝鮮半島正進行著以區域安全為核心的政治角力。
面這波緊張情勢,聯合國、美國和中國,都呼籲雙邊冷靜處理。美中雙強能否各自展現對南北韓影響力,制約平壤和首爾的行動,避免衝突升高,也是觀察美中勢力消長的重點。
【北韓大玩心理戰】
在採取「戰爭邊緣」策略的前提下,北韓向來擅長放話式的心理戰,這次金正恩是否會一如過去純粹出於恫嚇的數度試射飛彈,甚至片面宣佈廢止停戰協定,或是會採取後續行動?南韓方面,總統朴槿惠面對國內反戰聲浪,一方面以軍令狀被動回應平壤的挑釁,另一方面美韓在短暫停止軍演後,仍繼續照表操課。
北韓的砲襲,旨在透過武力展示秀肌肉,南韓則基於國家顏面被迫還擊,在最後通牒倒數前,雙方為避戰,在板門店展開「2+2」高層會談,就此而言,兩韓的叫陣都在虛張聲勢,卻讓朝鮮半島和週邊國家繃緊神經。
一言以蔽之,平壤的武裝力量絕對有能力挑起戰端,兩韓的軍事動向,不僅影響朝鮮半島的穩定,更直接牽動東北亞區域安全情勢的變化,戰爭與和平都在兩國領導者的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