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喜樂奉獻一生 促患童走入人群

陳怡伶 2015/08/11 19:49 點閱 4922 次
圖說:曾受過瑪喜樂幫助的小兒麻痺患者拄著支架,11日在現場引領群眾,大聲合唱歌曲,感謝阿嬤一生的栽培。(photo by 陳怡伶/台灣醒報)
圖說:曾受過瑪喜樂幫助的小兒麻痺患者拄著支架,11日在現場引領群眾,大聲合唱歌曲,感謝阿嬤一生的栽培。(photo by 陳怡伶/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實習記者陳怡伶台北報導】「爬著進保育院,瑪喜樂阿嬤讓我們走出社會。」7位曾受過瑪喜樂阿嬤幫助的小兒麻痺患者,11日在動畫發表會引領群眾,大聲合唱歌曲〈仁愛的花〉,感謝瑪喜樂阿嬤讓小兒麻痺患者走出社會。瑪喜樂基金會將瑪喜樂一生製作成動畫,董事長莊孝盛表示,會將動畫編入中、小學的教育題材,用小兒麻痺患者的故事來勉勵孩童找到自己生命舞台。

人稱「二林媽祖」的瑪喜樂女士因緣際會下,在美國基督教會認識台灣醫師謝緯,得知台灣當時醫療落後,身為護士的她1954年遠渡重洋來台巡迴醫療,並教育孩子英文,幫助小兒麻痺孩童找回人生。為了紀念瑪喜樂女士一生在台灣奉獻的精神,因此成立瑪喜樂基金會,將愛繼續分享下去,並且將瑪喜樂所創辦的喜樂保育院轉型,從照顧小兒麻痺孩童,轉型到智能障礙、失智老人的照護。

【督促孩童找到舞台】
動畫一開始播映著瑪喜樂2到70歲的真人照片,從懵懂的孩童到蒼老的老年,畫面搭配著她美國腔的台語,「阮愛來台灣相助小兒麻痺的囝仔,有很多囝仔叫阮阿嬤。」瑪喜樂的聲音透露著喜悅,感染現場的人。

為了推廣瑪喜樂阿嬤的奉獻和精神,基金會希望將瑪喜樂動畫傳記放入中、小學,當作教育題材。瑪喜樂基金會董事長莊孝盛說,動畫在中、小學當教育題材,不論是否有疾病,藉此督促孩童能找到自己生命舞台。

【愛似麥子健康茁壯】
7位小時候受過瑪喜樂阿嬤幫助的小兒麻痺孩童已經長大成人,11日在現場拄著支架,手拿歌本大聲唱出歌曲〈仁愛的花〉,其中一位吳女士邊哭邊唱,「阿嬤形影,阿嬤的話,永遠深刻在阮生命底。」讓她想起瑪喜樂阿嬤的照顧,提供自己上國中,遇到挫折時,阿嬤會在耳邊說,「不可以說妳不行,要試試看。」這句話影響她一生,不負眾望的考上台大研究所。

歌曲〈仁愛的花〉創作人張見宇,也是曾受瑪喜樂阿嬤幫助的小兒麻痺孩童之一。張見宇滿懷感激表示,阿嬤的一生都在傳播福音,「她就像顆麥子,深耕在台灣土裡,而曾受她照顧小兒麻痺孩童就是麥子的子粒,阿嬤給我們教育、醫療,讓我們健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