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的溫情與敬意-《都鐸王朝》2007 (何英傑)

何英傑 / 《冷靜看電影》專欄作家 2014/10/07 11:09 點閱 1506 次

這是一部出色的宮廷劇,講述英王亨利8世(1491-1547)時期的史事。都鐸王朝,是英格蘭在15 世紀薔薇戰爭之後確立的統治者。他是王朝的第2任君主,登基時只有18歲,雄才大略,亟於建立英國國威。後來因離婚問題與教廷決裂,創立了英國國教派,引發此後數10年的宗教衝突。終其一生,他有6度婚姻。著名的伊莉莎白一世(1533-1603),便是他的女兒。

影集之間有段過場序言:「你以為你知道這個故事,但你只是聽到了結局。若你想了解故事的核心,就必須回溯開始。」(You think you know a story, but you only know how it ends. To get to the heart of the story, you have to go back to the beginning.)這段話有點意思。

什麼叫做「回溯開始」?什麼叫做「只知結局、不知開始」?我想這話的意思,是希望觀眾進入歷史情境、回到歷史人物的初心。換句話說,導演不希望觀眾只了解歷史裡的「事」,而不了解歷史裡的「人」。

用史家司馬遷的話來說,就是除了對「政事發展沿革」(古今之變)有所認識,也要對「人的意志在性格、環境、命運重重限制下的極限」(天人之際)有所理解。

我想舉《三國演義》(1995)和《雍正王朝》(1999)來做對比。這兩部電視影集,風評頗佳。《三國演義》算是本本分分照著書本文字拍,非常忠實;《雍正王朝》則是依據小說改編,細膩刻畫了詭譎的宮廷秘辛、權力鬥爭。

比較特別的,是劇中大力翻轉雍正形象,把他從專斷嚴酷的皇帝,演成一位厲行改革、鞠躬盡瘁的能君(若按清儒黃宗羲的觀點「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
丞相始也」,則可說中國皇權的發展是從明太祖轉向獨裁,至雍正為高峰)。

這戲合不合史實,姑且不論。但它成功的讓觀眾站到了雍正的立場上認識雍正,試著還原雍正所處的國政形勢,以詮釋雍正之所以為雍正的原因。這是值得稱許的。也因此相對於《三國演義》,《雍正王朝》中詮釋成分高、創作成分高、引人思索的程度也高。

我覺得宮廷劇、歷史劇的創作者最要費神的情節,就是在發掘歷史人物的心境,看看這些心境和當代人有什麼共通?和當代人有何關係、有何啟發?這種態度,便是錢穆《國史大綱》裡說的「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少了這份心,問題問不深,答案答不深,人物心理挖不深。

《都鐸王朝》裡就有「溫情與敬意」。它無意渲染宮廷鬥爭的種種陰謀,比如亨利8 世要鏟除權臣白金漢公爵時,這麼大的事也只用幾句話、幾個鏡頭輕輕帶過。導演不但沒有擴大這裡的戲分,反倒縮減,因為重點不在你來我往的算計細節。這其實正是目前中國歷史劇最弱的一環,幾乎每一齣都一樣,只要刪掉
那些人與人之間的權謀角力,戲就單薄得撐不住。

但《都鐸王朝》裡,怕充滿情慾與鬥爭,觀眾都很容易可以看到亨利面對死亡的震撼、面對死亡而無繼承子嗣的憂心,看到樞機主教與太傅大臣之間對人性、理想、或各自信仰價值觀的討論。男女之愛,多麼容易。但在那樣一個處境
中去愛一個人卻是多麼困難。

這些都不只是古代人的問題,也同樣是現代人的問題。戲裡不單純是去演好人與壞蛋的傾軋,而是呈現忠與奸之下人的慾望、恐懼,以及從這裡激出來的善與惡。
此外,在藝術手法上,導演也運用了許多意象手法。鮮紅色的翻飛,像玫瑰、又像血;像情慾、又像戰亂。這些都是匠心獨具之處。擴大對人本身的探討,減輕對陰謀較量的鋪陳,是《都鐸王朝》優異之處,也是我期待未來中國歷史劇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