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綜合報導】全球最重要的咖啡之一阿拉比卡預計在35年內產量減半,人類可能即將面臨沒有咖啡的世代。根據《BBC》專題報導,在未來數十年內,全球2500萬咖啡農民及勞工將面臨極端氣候、咖啡減產、價格飆漲等難題。南美洲及亞洲的咖啡農民也都遭遇前所未有的災難,水氣不足或豪雨氾濫都阻礙咖啡豆生長。
目前全世界都面臨氣候變遷所招致的洪水、乾旱、熱浪等極端氣候,導致大量農作物減產,包括許多人重度依賴的咖啡。生長在高山地區、全球市占率4分之3的阿拉比卡咖啡因對溫度和濕度敏感,無法熬過氣變遷,預計在2050年將減產50%,價格飆升25%,咖啡儼然成為奢侈品。
【咖啡易受氣候影響】
目前全球最重要、流通率最高的兩個品種分別為阿拉比卡和羅巴斯達,其中阿拉比卡生在高海拔地區,香味濃郁、口感滑順,占世界產量的70%。儘管其產地遍布南美洲、亞洲,但其源頭是來自衣索比亞的山區,與世隔絕,不僅基因多樣性低,也非常容易受到氣候影響。阿拉比卡咖啡株只能生長在攝氏18到20度間,對濕度相當敏感,氣候急遽變化是阿拉比卡咖啡的最大致命傷。
以墨西哥為例,因氣候變遷導致驟升的溫度與強降雨,使得咖啡株在結果前就遭到毀壞,再加上咖啡株開花的時間僅48小時,一旦花期受到阻礙、破壞以致無法結果,整個產季就等於無產出。在其他生長地區的咖啡株則是因為乾旱影響,使得咖啡花在結果前就乾枯掉落,縱使能夠結果,品質也不量。
【產量減半 價格提升】
天氣趨濕熱也容易招致病蟲害、使得植株受到感染,光是2013年洲美洲的咖啡收成量就下滑20%,且到了2050年產量將減半、價格升高25%,其中又以越南、印尼和中美洲產區影響最鉅。反觀其他農作物將在科學與科技的幫助之下,變得愈來愈便宜,咖啡則成為奢侈品,但這並不代表咖啡農民的收入會增加,因為有更多人將放棄咖啡種植,轉作其他經濟作物如橡膠。
相較於阿拉比卡,羅巴斯達更能夠適應極端氣候,也能在低海拔種植,儘管苦味較重,卻是未來咖啡市場走向的一大契機。「咖啡與氣候」組織近年來就開始提倡咖啡品種混作的耕種方式,以抵抗乾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