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末青年敢做夢 分享抗癌心得

余祥 2015/07/20 18:43 點閱 4859 次
抗癌青年徐賓鴻畫了好多可愛的作品,還會彈烏克麗麗。(photo by余祥/台灣醒報)
抗癌青年徐賓鴻畫了好多可愛的作品,還會彈烏克麗麗。(photo by余祥/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余祥台北報導】癌症雖難治癒,但心理健康可活出比凡人更精彩的人生。台灣每5分26秒就有一人罹癌,每年更有46萬個家庭面對癌症的挑戰,24歲就被診斷罹患罕見癌症末期的徐賓鴻分享抗癌6年的秘訣,就是把癌細胞當成「好朋友」,以及永保愛做夢的心。他建議,很多人常跟病患說「加油」或是「你會好起來」,但「這是一種壓力,陪伴、傾聽就是最大的安慰。」

【做夢支撐抗癌歷程】
頭髮和皮膚因化療變白的徐賓鴻,剛當完兵,正準進入電子業工作時,被診斷出和知名抗癌鬥士周大觀一樣的罕見癌症─腺泡狀軟組織惡性腫瘤,但他從不把自己當成病人,總是自己開車去醫院治療或自己旅行,還利用在醫院無聊的時間作畫,最近迷上了攝影,他說,「讓我支撐到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不斷做夢,我從不為自己設限。」

「抗癌的這6年反而讓我的人生好豐富,」他鼓勵癌友,「儘管在人生的低谷,也要擁有看見星星的能力。」他認為,面對癌症最困難的就是一切的不確定性,不知道未來的有什麼變化,而他的秘訣就是把癌細胞當成「好朋友」,與它對話,「我會叫他乖一點,我彈琴給你聽。」

他認為「陪伴」對癌友來說是最重要的支持,很多人常跟病患說「加油」或是「你一定會好起來」,但他表示,其實這是一種壓力,只要靜靜的陪伴、傾聽,對生病的人就是最大的安慰。

【面對親友逝去】
而母親也在幾年前因乳癌的過世,對徐而言是很大的打擊,「因為媽媽就好像是戰友一樣,失去她真的心情跌了谷底,」他分享自己面對親人離去的心路歷程,愛不會因為死亡而消失,反而會不斷延續,「我把媽媽的個性、說過的話都內化成生命的一部分,所以覺得媽媽從未消失,一直跟我在一起。」

徐賓鴻今年也與癌症希望基金會合作,推動「希望在這裡—癌友家庭照顧募款計畫」,希望幫助更多的癌有家庭排除抗癌路上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