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經眼】台大生集資爬山,錯了嗎? (楊泰興)

楊泰興 / 文字工作者 2015/06/23 23:14 點閱 2924 次

2015年6月23日一早翻開4大報報頭,竟然有3大報頭版頭條相同,此現象不算尋常,是發生什麼重大的新聞嗎? 掉飛機?股市大跌還是又有新的台灣之光?其實都不是,不過就是一票台大學生修了一門課,想要利用公開募資平台協助他們去爬南湖大山,這樣雞毛蒜皮的小事,怎麼可能不約而同吸引了3大報共同撻伐,難道沒新聞了嗎?顯然這當中大有趣味,激動了眾憤,但透過經濟之眼看這樁世事,可能有不同的體會。

經濟學家一般思考公共議題,常常用兩大概念,一個就是我們常提到的「外部性」,另外還有一個神奇的萬用概念「柏拉圖改進」(Pareto Improvement),凡是任何公共議題的當事者舉措,可以增進一方的效益,而無損其他任何方的利益,我們就稱之為「柏拉圖改進」,這個在經濟學上就是被定義為良善的,對於這個集體社會就是無爭議的好。有了這個萬用尺,就可以基本判斷公共事務的良否。

如果利用這個概念來看待台大生集資募款登山一事,此案推動必定有兩個結果,一個就是募款失敗,募款失敗自然沒人受傷害,雙方福利都沒有增損,自然社會總福利無增損不變。

一旦募款成功,A方台大生圓夢爬山,他們自然福利增加,而B方捐款者,他們沒被迫地志願捐助台大學生的活動,顯然也是從中獲得成就他人的滿足,或者其他利益(在經濟學家看來肯定利大於弊,否則不可能會自願捐助)如此一來,這分明是符合柏拉圖改善的情形,這可是好事一樁啊,怎麼引來罵聲一片呢?AB雙方明顯福利都增加,那麼可能就是有不知名的C方的福利被傷害到了,而被忽略,如果沒有,那就是經濟學這門學問太不靠譜了。

的確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一部份AB之外的影響效果被忽略了,而正就是這個部分的效果,傷害了不確定的第三者,也就是普遍意義上的公眾,經濟學上我們可以用所謂「負的外部性」稱呼,用社會學上的「相對剝奪感」將會更加明確。

在早先的台灣社會,台灣對於他人的福利與成就,並不太在意,因為各有各的機緣,只要努力,就有一片天,擁有資源能唸書上台大,那是你的福報,沒資源念職校也有很大的可能可以黑手興家,各有一片天。

當前的社會,這樣的社會階級流動逐漸僵化,社會分工愈來愈成熟化,年輕人儘管物質生活不缺,小確幸的消費不缺乏,但是卻欠缺翻身的可能,在網路世界當中,鄉民們特別對此無力同時反感,因此出現大量對此不合比例原則的撻伐,而3大報的頭版頭條取材,正顯示了傳統媒體的品味網路媒體化,直白一點就是口味向「鄉民正義」靠攏。

在經濟學家的眼裡,社會資源的配置涵蓋3大類,第一類也是最有效率的分配,就是透過價格機能分配資源利用,這是經濟學家最喜歡的一種,一種就是透過一個強者(一般是政府)抽頭再分配(稅款),還有一種就是透過非市場機制諸如捐獻行之。這一次登山募款就是第3種,這3種儘管經濟學家普遍熱愛市場法則,但並非適用所有場域,例如捐血的分配機制就優於血牛的市場機制。

而捐助的機制一定對象就是弱勢者嗎?也不盡然,想想看我們補助或者捐助了多少「強者」,台大交大的獎學金肯定都比私立大學多,而他們的學子肯定都是相對意義上的強者,而且大多沒有排富條款。

總而言之,在一面倒的批判​聲浪當中,其實答案並非只有一個,「答案不見得合理,但會普遍引起迴響,一定有他的原因」,捐助不見得要針對弱者,1924年,有一群台灣的女高中生募款登上了玉山,引起的是社會正面迴響,今則不然,台大生募款登山也不見得不對,只是在此一時間引其強烈反彈,顯見早期沒有負評的作為在此刻不見得對不相干的C方沒有影響。這只是再度顯示出世代正義與貧富差距擴大的無比重要性。為政者豈能不高度關注此一問題的擴大惡化以及社會反彈,當然,這又是老生常談了。

楊泰興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帳號:teddy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