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有什麼影響力? (李若松)

李若松 / 資深媒體工作者 2015/06/18 11:06 點閱 1829 次
大家都認為教科書很重要,因為會影響下一代對國家社會的觀念,但教科書的影響力會超越新的媒體科技嗎?(photo by wikimedia)
大家都認為教科書很重要,因為會影響下一代對國家社會的觀念,但教科書的影響力會超越新的媒體科技嗎?(photo by wikimedia)

洪秀柱在維基百科資料一天之內被支持與反對者修改了一百多次,高中課綱微調與教科書引起爭議,兩者之間都是想要改變閱聽人的觀念與信仰;可見網路科技的影響力正快速超越教科書等傳統媒材。

從事新聞工作多年,看過許多爭議,見證一波一波的經濟變動、科技進化,改變了歷史與社會定義,讓所有變化節奏加速。大家都認為教科書很重要,因為會影響下一代對國家社會的觀念,但教科書的影響力會超越新的媒體科技嗎?

台灣目前確實是處於「精神分裂」的狀態,中華民國憲法還在談中華民國,這是一個中國、兩個政治經濟實體;但台灣和中國的多數人把中華民國的名字用做台灣的代表,台灣明顯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在台灣或台北」是我們讓兩者畫上等號,一直是模糊的定義。

台灣有許多人去過中國大陸,領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台胞證」,台胞證難道不是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民之一嗎?相反的,中國大陸同胞入台不是也要申請中華民國的入境證件嗎?難道不是間接承認中華民國存在嗎?

高中生已具有相當獨立的判斷能力,也有自我學習能力,教科書真的要給那麼多複雜的內容嗎?台灣是一個充分開發的言論自由社會,只要不違反社會善良風俗民情,都能被接受;維基百科在面對無法解決的爭議,就擱置爭議,以附加條文的予以說明。

現代人面對每天快速發生的事情與全球各地的新聞,總是應接不暇,教科書或許是比較值得參考的訊息來源,因為考試要考,但多元化的世界,每天都在變化,以流行病為例,過去會談天花、麻疹、霍亂、小兒麻痺症,現在SARS、伊波拉病毒、MERS….,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麼新流行病疫情。

台灣人民不是不關心台灣的鄉土,每天總有無數志工在為鄉土服務,默默的付出,但便捷的交通縮短了台灣與中國大陸的距離,網路更讓台灣與世界沒有距離、沒有時差。

地球在轉動,國與國關係都在變動,未來無論誰當中華民國總統都不可能維持現狀,台灣每年有多少人持有雙證件,所謂雙證件不是中華民國身分證、健保卡,而是中華民國「身分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的「台胞證」;台灣也將包括來自世界各國與中國的新住民。

歷史已經發生,也成為過去,課綱課本怎麼改?影響力也許不如看維基百科或網路谷歌、雅虎怎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