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改了嗎? 媒改盟:有成效

余祥 2015/06/10 15:53 點閱 4265 次
媒改盟希望藉由民團監督、媒體自律,加上公民力量反制,共創優質新聞內容。(photo by余祥/台灣醒報)
媒改盟希望藉由民團監督、媒體自律,加上公民力量反制,共創優質新聞內容。(photo by余祥/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余祥台北報導】台灣新聞品質大不如前,近期自由時報「李艷秋為A書主角」報導更讓新聞專業備受質疑。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9日邀請學者及公民團體回顧十年來推動媒體自律的成效,並討論網路即時新聞和媒體性別盲的問題,希望藉由民團監督、媒體自律,加上公民力量反制,共創優質新聞內容。

媒改盟9日召開記者會,媒改盟發言人葉大華表示,「過去10年,媒體自律團體可說是遍地開花,」也對自律機制的成效表示肯定,她說,過去幾件重大案件的報導,如媽媽嘴事件、太陽花事件、復興空難,經由有線電視自律衛星公會(STBA)的自律機制把關,新聞媒體都有謹守不能越過的界線,惟目前電視談話性節目還未納入自律機制中。

【媒體長期物化女性】
媒改盟表示,近4年來接受申訴的案件約莫120件,最常被申訴的新聞類型包括血腥及暴力、兒少、犯罪新聞等等,申訴人主要認為新聞過度描述犯罪的細節,血腥和暴力畫面令人不舒服,以及涉及侵犯當事人隱私。葉大華表示,媒體自律的推動,並非要箝制言論自由,而是當新聞媒體內容趨於腥羶色和綜藝化時,自律機制是安全閥。

針對媒體長期消費女性身體的陋習,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林秀怡表示,歧視性、物化女性言論都不是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新聞媒體除了報導真實外,更是教育的媒介,一直以來皆期待媒體率先打破性別的刻板印象,「但很難過的是,類似物化女性的新聞並沒有減少。」

【網路即時新聞氾濫】
而針對性別暴力和性侵案件的新聞處理,婦女救援基金會高級專員張凱強表示,近日全台大掃黃,部分媒體竟直接播送女性赤身裸體的畫面。然而,過去類似不當的新聞處理事件經遊民團申訴,媒體雖提出檢討並移除原始新聞,但網路時代下新聞一旦曝光早已被無數轉載,傷害難以消除。

近年來網路即時新聞的出現,更造成新聞生態的一大衝擊。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媒體改造學社理事戴瑜慧說,新聞品質惡劣的情形沒有最壞只有更壞,更直言「網路新聞可能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她認為,網路新聞為求快速,造成標題不實、內容不實、新聞不新的結果,幾乎顛覆了新聞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