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熱條件佳 評估發電可行性

張振鴻 2015/04/28 17:17 點閱 10194 次
台灣位於板塊分離處,蘊含豐厚的地熱能源,可加以發展地熱發電。(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位於板塊分離處,蘊含豐厚的地熱能源,可加以發展地熱發電。(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張振鴻台北報導】「台灣位於板塊活動頻繁的區域,擁有發展地熱的先天條件。」海洋大學應用地球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昭興說,包括宜蘭與綠島等地有絕佳的條件開展地熱發電。但清大工科系教授李敏卻說,地熱發電技術仍不純熟,在全面發展前需要就台灣各處地質條件與環評,進行審慎評估。

立法院28日召開「發展地熱發電」公聽會,各界學者與國營事業皆派員參加,席中一致認為台灣擁有開展地熱發電的先天條件,唯目前技術尚不成熟,設備發展成本仍過高,應先就國內包含宜蘭、綠島、廬山與花東等區域先行評鑑,待國外技術成熟即可加強合作。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特聘教授艾和昌便以菲律賓為例,其為世界地熱發電第2大的國家,可借鏡他們國際合作的模式。

【依賴國外進口能源】
「台灣近2年平均花2兆元從國外進口能源,其中一半都拿去發電。」民進黨立委田秋堇表示,台灣從國外進口能源的依賴度高達97%,特別是發電部分,應發展國內可自主的發電方式,尤其是地熱極具開發潛能。宋聖榮說,外國地熱發電大國,像是冰島、澳洲與紐西蘭的公司都認為台灣具有地熱潛能,紛紛與我國接觸,探詢是否有合作開發地熱發電的機會。

「我國地熱發電量占比幾近於0,但卻有4千家溫泉業者。」海洋大學應用地球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昭興說,我國和菲律賓位處相同的板塊結構,有利於發展地熱,菲律賓的地熱發電已提供全國20%的電力,台灣卻只讓溫泉業使用地熱。艾和昌便說美國地熱發電量是世界第1,台灣初期應積極強化與美國合作,引進人才,待各方評鑑通過,即可立即開發台灣的地熱能源。

【地熱使用仍不純熟】
雖然地熱發電有不少優點,李敏卻保守地說:「我支持地熱等再生能源,但需要審慎的評估與了解。」地熱並不等於溫泉,需要在地層上打洞,可能會對當地的地質條件造成影響。再者,地熱發電需要灌注大量的水,因此也會造成水資源的耗費,不見得完全適合易缺水的台灣。

更重要的是,當前地熱發電的設備仍不夠成熟,因此為提供穩定的發電量,設備設置上會較為龐大,導致占地面積也不小。另外,發電過程剩餘的熱量若貿然排處,恐會造成熱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