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期藥價恐上漲-中時電子報
http://goo.gl/qEdDd1
食藥署清查藥廠後,許多民眾常用胃藥須下架回收。藥品界(藥師)憂心,短期內可能會有常用藥物、洗腎患者鈣錠缺貨的狀況,若重新更動原料供應,藥價上漲也可能轉嫁消費者。但食藥署不擔心,認為下架的多半為指示用藥,取代性高。
哪些東西可取代胃散? 或是民眾可以用什麼飲食自我保健胃部?
2.沒驗說不傷身 食藥署遭打臉-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419000257-260102
台北醫學大學藥劑系兼任副教授譚延輝則說,碳酸鎂、碳酸鈣雖不是很好的制酸劑,但有一定效果。食品原料可否製藥?藥物是否影響人體或療效?要看成分是否符合藥典規範、檢驗有沒有通過。不過也有藥師認為,食品級原料若經把關,一樣可製藥。開業藥師沈采穎說,在美國只要專家會議認定,食品原料就可製藥,碳酸鎂、碳酸鈣都是這類。
這一篇訪問藥界學者和藥師,很實際的回應
確實食藥署每次稽查檢驗,都會讓大家恐慌,畢竟大部分民眾不是專業,很容易因無知被驚嚇,食藥署無任何檢驗動作,只用眼睛看就說"不合格",確實很粗糙 造成不必要社會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