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公民》爆監控 近距離看史諾登 (方家敏)

方家敏 2015/04/07 09:52 點閱 1917 次
比起讓英雄式的個人主義崇拜,史諾登更希望全民能關注議題本身,透過群眾反動力量,喚醒對隱私保護的重視。(photo by 海鵬影業)
比起讓英雄式的個人主義崇拜,史諾登更希望全民能關注議題本身,透過群眾反動力量,喚醒對隱私保護的重視。(photo by 海鵬影業)

「我還記得網路被監控前是什麼樣子,那時的網路是自由且無限制的。如今人們必須對自己的言論很小心,他們的思想也受到限制。」榮獲本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第四公民》,透過「吹哨者」艾德華‧史諾登,揭露美國政府監控全民的醜聞,從更貼近的角度看見政治力與個人的對抗,進而喚醒全民對隱私保護的意識。

【揭發政府監控醜聞】
《第四公民》是導演蘿拉‧柏翠絲在2013年時,紀錄下前美國中情局職員愛德華史諾登的洩密過程。故事起源於2013年初,當時柏翠絲為製作有關911事件後政府反恐政策與電子資訊監控的相關影片,而收到一連串署名「第四公民」(citizenfour)的信件,事後才與史諾登聯繫上,進而揭發英、美政府監控民眾隱私的間諜醜聞。

史諾登向柏翠絲與《衛報》記者葛倫‧格林華德皆揭露美國「稜鏡計畫」(PRISM)的最高機密資料,指出政府向私人企業施壓,非法監控全民的個人信件、社群網路、通訊紀錄等,侵犯大眾隱私,阻礙民眾透過網路結社、發表個人意見的自由。事後史諾登遭到英、美聯合通緝,被迫與親人斷絕往來,逃往俄羅斯尋求庇護。

【切斷親友連結】
儘管《第四公民》是一部紀錄片,但片中充滿懸疑緊張的氣氛,承憲市井小民生活受到威脅的壓迫感,以及獨自一人推翻國家體制,卻因遭追殺而有螳臂擋車的無力感。影片拍攝過程中,史諾登所居住的香港酒店先是警鈴大作,而後遠在美國的住所遭警方封鎖,女友被盤問,工程車在住家附近徘徊搜索,過程有如好萊塢劇情片般起伏跌宕。

透過導演第一手的紀錄,「史諾登」對觀影者而言不再只是個主流媒體玩弄的字眼,而是有各種情緒、時而感到無力、時而勇敢背負重任,少數願意犧牲自由喚醒群眾的先驅者。史諾登為了避免真相公諸於世前被逮捕,必須盡可能切斷任何熟悉的生活連結,包括親人與女友都完全不清楚他當時的狀況,最後甚至因叛國罪遭到通緝。

「比起人們要受到思想箝制的痛苦,那我寧願自己承受牢獄之災。但不能說這是自我犧牲,如果能為他人做出貢獻我自己也會感到高興。」比起讓英雄式的個人主義崇拜,史諾登更希望全民能關注議題本身,透過群眾反動力量,讓未來20年的電子網路生態能有截然不同面貌,而政府掌握的監控權也能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