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航空空難事件後,主張松山機場遷移的論調再度出現,論者振振有詞批評「為何將機場蓋在市中心?」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這種主張不講則已,徒然暴露發言者事前對議題不做功課。更使復興航空班機空難事後檢討失焦,主張松山機場遷地為良者背後的動機更耐人尋味。
先從國外例子論,日本首都東京羽田機場、對岸上海虹橋機場、美國紐約拉瓜迪亞機場,前述民航機場目前都位處市區內,扮演各該國國內線空中交通之民航班機起降吞吐口重任,與作為國際線民航班機起降的民航機場分開。一如現在松山機場與桃園機場。
【機場早年位在市郊】
松山機場建於日據時期、至今將近80年,亦即在台北市升格為院轄市前,毗鄰基隆河的松山機場,位在荒涼的台北市郊。哪能算「市中心」?這種倒果為因的論調不僅不負責任,更無助於釐清議題癥結。
強調松山機場應遷地為良,聲稱松山機場存在與軍民班機起降危及機場週圍聚落居民生命財產的民代們應先捫心自問:是松山機場還是這些聚落先存在?松山機場周圍居住和購屋置產者,對於和機場為鄰早應當心裡有數風險自負。
況且松山機場扮演的台灣境內班機起降吞吐功能難以被取代,更難以轉移到桃園機場(桃園機場起降的國際線班機也會因松山機場被廢、少了一處備降場,增加飛安事故發生風險機率)。
【疑特定人士炒作】
況且遷移一座民航機場茲事體大,撇開鄰避症候群猖獗的民間社會抗爭文化不談,光是尋找適當地點和面積的土地遷建就已困難重重,更要考慮風向(側風會嚴重影響飛機起降作業安全)、風速、地質等自然因素限制,在寸土寸金的大台北都會區,遷建松山機場至他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台北市民和民代若只想要享受松山機場提供的便利,卻又吝於分攤衍生的社會成本,為何桃園等其他縣市居民就得為台北市民概括承受松山機場遷建,衍生的社會成本與飛安事故等風險?
一旦松山機場現址被改作他用,台北市中心多出一大塊閒置土地,衍生的土地炒作商機利潤非常可觀,現在極力鼓吹廢掉或遷移該機場聲音最大的某些特定立場媒體或公眾人物,主張背後出發點啟人疑竇。由目前公布的事證論,復興航空班機事故乃人為因素導致居多,本質上實乃飛安問題,與松山機場地點無關。松山機場何其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