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軍方1月31日宣告成功從機動發射台發射可以攜帶核子彈頭的「烈火五型」彈道飛彈,在戰略意義上,縮減與中國核武導彈系統間的鴻溝近,也反映印度發展軍武的焦點轉向區域地位的提昇,將直接刺激另一波亞洲飛彈競賽。
【新安全區域成形】
近年來在歐亞大陸地緣政治板塊上,中國、北韓、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敘利亞、伊拉克、伊朗等國,不斷加強其遠程飛彈的攻擊能力,並以此作為新型態的軍事恫嚇手段,強化對外政治作戰攻勢,形成新的飛彈弧帶(missile arc),嚴重衝擊亞洲的安全與和平。
軍事上,彈道飛彈具有突破傳統軍事地理的限制的攻擊能力,解消戰場上前方與後方之間的區隔,尤其是前述飛彈弧帶上的國家,其飛彈巡弋能力日益提高,攻擊範圍漸次擴大,再加上研發搭載核子彈頭的核武攻擊能力的實現,對歐亞大陸權力平衡的破壞力道,不言可喻。
中國解放軍二砲部隊急速現代化,正以1年1個導彈旅的速度擴充,將全面換裝攻擊能力足以涵蓋整個印度及美國西岸的東風31飛彈;並完成試射射程11,000公里,足以攻擊美國所有國土的東風41型導彈;北韓的「蘆洞」系列飛彈,不僅射程涵蓋整個日本列島,而且可以輕易地攻擊東南亞諸國。與此相對,印度目前的彈道飛彈攻擊能力,也可以直接威脅中國大陸。如此一來,從波斯灣、南亞、東南亞到東北亞等地區,原本各自建構的安全界線逐漸消退,而區域安全的概念涵蓋的範圍愈來愈廣,新的安全體系逐漸在歐亞大陸成形。
【中印導彈競賽正烈】
中國軍力近年深入印度洋,加深印度對中國的不信任。中國快速發展軍力,東風31型(CSS-X-9)洲際彈道飛彈,射程遠達12,000公里,並完成戰略佈署,對印度的飛彈防禦系統構成嚴重威脅。印度的安全焦慮直接反應在投資國防產業和洲際導彈的發展,讓印度成為全球最大軍火進口國,與此同時,印度以中、巴兩國為假想敵,只有選擇積極發展戰略核武力量,才能稱霸南亞制衡中國,自行研發系列烈火飛彈,就成為印度發展國家安全防衛武器的重點,更是邁向中等強權國家計劃的一部分。
在新德里當局的綜合導彈和核武研發計劃中,烈火系列飛彈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烈火5型」彈體組件和精密電子零件有逾80%是印度自行研發,顯示印度具有大幅提升對中、巴軍事嚇阻的能力。目前印度在飛彈數量、射程與品質上仍落後中國,就必須針對技術難度較高的射程上下功夫,才可能迎頭趕上。
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已預告印度固態推進系統燃料的燃燒和推進時間波動的缺陷獲得大幅改善。這一次更成功利用移動式發射台發 「烈火5型」飛彈,印度的戰略核武力量跟著升級,南亞恐難免於一場核武競賽。
中印兩國的洲際導彈競賽,意味著亞洲戰略環境正在急速且遽然變遷,將改變21世紀亞洲的飛彈地理(missile geography),東風碰上烈火,直接衝擊地緣政治與區域安全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