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受到「瘧原蟲」感染卻沒有出現瘧疾症狀的「蘆葦鶯」雖未發病,細胞卻有加速老化的情形。(photo by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未出現症狀或症狀不嚴重的輕微感染,常被認為對健康無多大影響。但瑞典隆德大學團隊發表於《科學》期刊的研究,在受到「瘧原蟲」感染卻未出現瘧疾症狀的候鳥身上發現,其體內細胞的「端粒」長度有異常縮短的情形,代表受感染的候鳥「老得快」、壽命普遍較短。
若把細胞內帶有遺傳基因的「染色體」視為鞋帶,端粒就像是鞋帶2端的小塑膠套,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而隨著生物逐漸老化,端粒會不斷縮短、減少,當端粒消耗殆盡時,細胞就容易死亡或發生基因突變。
研究人員追蹤1種小型候鳥「蘆葦鶯」的健康狀況;蘆葦鶯每年夏天都會遷徙至瑞典中部厄勒布魯地區的湖泊,冬天則會飛往赤道非洲地區。蘆葦鶯在非洲時易受瘧原蟲感染,多數成鳥都不會發病,飛行、捕食、求偶及生育等能力也與未被感染的同類相同,但細胞內的端粒卻有明顯縮短的情形。
隆德大學生物學教授丹尼斯哈索奎斯特指出,根據初步研究,其他生物也有類似的狀況,因此他推測,人類也常受到各種細菌、病毒或寄生蟲感染,大多不必接受治療就會自動痊癒,但沒出現立即性的危害不代表「沒事」,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已加重衰老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