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日記》的自覺之旅 (陳清泉)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5/01/21 10:45 點閱 2345 次
英雄的定義被改寫,不再是傳統上所認知的角色,而是一個能夠尊重生命,致力消解歧視的人。(Photo by Paramount Pictures)
英雄的定義被改寫,不再是傳統上所認知的角色,而是一個能夠尊重生命,致力消解歧視的人。(Photo by Paramount Pictures)

菜鳥老師面對族群融合教學環境,以及校園種族對立/仇視的險惡環境,如何用愛心/耐心施教,引領後段班學生超越自我走向光明,李察.拉葛凡尼斯執導的《街頭日記》(Freedom Writers)是最佳註解。

【一個都不放棄】
1992年4月洛杉磯暴動後,加州當局宣佈族群融合政策,公立高中,特別是辦學績優的白人學校,因「自願整合」政策,必須接納不同族群的學生混合上課。學生在種族騷亂的陰影下,加入幫派是生存法則,械鬥滋事、爭奪地盤和幫派火拼的黑幫生態在校園內複製,威爾森高中203班只是一個縮影。

對學校而言,以消極態度面對問題學生,只希望能夠「讓麻煩製造者學會紀律」,因為那是浪費教育資源。在預埋衝突的氛圍下,艾琳.古維爾接下203班寫作課教學工作,《街頭日記》的敘事於焉展開。

為導正學生種族歧視與逞兇鬥狠的錯誤認知,以閱讀和寫日記為開端,在學校不願配合的情況下,古維爾利用課餘時間兼差,購買書籍讓學生閱讀,帶學生參觀大屠殺紀念館,邀請生還者與學生對話,從中理解種族歧視導致迫害、屠殺的後果,使學生體認自己的處境並非最悲慘的。

拉葛凡尼斯以「這是唯一能夠真正自己作主的地方」為主軸,通過鏡頭舖陳「自覺程度的強弱,決定未來將自己帶向何處」的意涵。古維爾的教學從學習彼此尊重,啟發學生的「自覺」。

【啟發學生自覺】
在之後二年的寫作課,學生從閱讀、書寫、分享的學習過程,認知自我並徹底揚棄過去的不堪。為掙脫命運的枷鎖,邀請拯救名著《安妮日記》,使其流傳於世的吉斯女士來訪,學生進行「為改變」募款活動,因為學生的自覺,最終實現邀請吉斯女士到訪的夢想。

英雄的定義在本片中被改寫,英雄不再是傳統上所認知的角色,不是反抗軍領袖、平亂將領;不是視死如歸的兵士;不是重情仗義的俠客,而是平凡中見其偉大,為改變而具現勇氣的凡夫俗子。一言以蔽之,能夠尊重生命,以平等示人,致力消解歧視的就是真英雄。

【改寫英雄定義】
203教室是學生共同的「家」,是一個不用擔心因為說出心中事就會被歧視的避風港。古維爾以閱讀、寫作為開端,在潛移默化中導正學生的價值觀,重新認識族群間的和諧、包容和共存對生命的意義。《街頭日記》雖是學生的自覺之旅,又何嘗不是身為教育工作者的學習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