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輪成話題 立委:遷移紀念碑

王承中 2015/01/20 19:41 點閱 3577 次
太平輪沉沒66年後,立委鄭麗君接獲罹難家屬陳情,將提案建請行政院將太平輪紀念碑從軍事營區中遷至其他適當場所,方便家屬憑弔。〈photo by 王承中/台灣醒報〉
太平輪沉沒66年後,立委鄭麗君接獲罹難家屬陳情,將提案建請行政院將太平輪紀念碑從軍事營區中遷至其他適當場所,方便家屬憑弔。〈photo by 王承中/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王承中台北報導】1949年的太平輪沉沒事件,因國際名導吳宇森拍攝的電影《太平輪》,再度成為話題,但太平輪紀念碑因被劃入軍區,導致家屬憑弔不便,民眾也無從得知那段悲慘的歷史。立委鄭麗君表示,將提案建請行政院遷移紀念碑。《太平輪1949》作者張典婉則指出,中國近年開始重視太平輪,我國政府應趕快遷碑紀念,爭取話語權。

1949年1月27日,從上海開往基隆的太平輪,滿載著因國共內戰而逃往台灣的難民,由於超載再加上在夜間未開航行燈,太平輪在舟山群島白節山附近的海域,與貨輪建元輪相撞後沉沒,罹難者近千名,僅50多人獲救生還。

由於死難人數眾多,政府遂於1951年在基隆港東碼頭側建碑紀念,而碑上的《太平輪遇難旅客紀念碑》則為于右任所題,不過隨著東碼頭的海軍營舍擴建,把紀念碑劃入軍事營區中,導致罹難者家屬每年須向軍方提出申請才能前往憑弔,十分不便,也使台灣大眾無法得知紀念碑的存在,也不知這段悲慘歷史。

鄭麗君在接獲太平輪罹難者後裔的陳情後,於20日舉行「推動太平輪紀念碑遷建-正視1949移民歷史」記者會,她表示,將提案建請行政院將太平輪紀念碑遷至基隆中正公園或其他適當場所,方便罹難者家屬憑弔,讓民眾了解太平輪歷史,並評估將1月27日增訂為國定紀念日。

知名球評張昭雄一想起在太平輪上罹難的父親,不禁在現場潸然淚下,他表示,為了遷碑曾拜訪過文化部、國防部,但都沒下文,如今已過了66年,除了一般人淡忘外,他的子子孫孫也將忘記太平輪悲慘歷史,他哽咽道,「難道要讓我們像228一樣進行抗爭,才獲得政府重視嗎?」

「太平輪沉沒至今已過66年,相關人事逐漸凋零,而我國政府卻一直不重視,」張典婉指出,家屬奔走多個部會陳情遷碑一事都無疾而終,隨著中國近年開始重視太平輪的歷史,她建議政府應儘速在基隆港附近另覓地方建碑,讓民眾了解這段苦難的過往歷史,與中國爭奪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