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向英勇殉職的打火兄弟致敬 (陳清泉)

陳清泉 / 文字工作者 2015/01/20 22:50 點閱 1902 次

一場惡火,6名消防員殉職,除了向奮勇挺進火場救災的英靈致敬外,還有更多與消防救災有關的問題值得探討。

桃園消防局在新屋保齡球館大火瞬間折損6位打火弟兄,將按照過去地方政府對殉職警消人員的制式處理模式─追晉、入祀、撫卹。但是,再高的崇榮無法喚回折翼的消防鬥士,再多的撫卹無法撫平家屬的傷痛。消防人員在火災現場捐軀,不僅是一場失敗的救災任務,讓包括違建、消防安檢、消防戰術和指揮通訊等隱形殺手現形,更突顯消防人力不足的問題。

【違建緩拆肇禍】
加蓋鐵皮違建火警導致重大傷亡的教訓歷歷在目,而緩拆違建的公安問題卻依舊存在。這次失火的保齡球館是否又是鐵皮搭蓋的違建,地方政府有責任查明,追究屋主應負之責。但各縣市多年來的行政怠墮,普遍存在違建「拆不勝拆」的問題,到處林立的違章建築,一日不拆,一接獲火警通報,消防人員出勤時就必須提心吊膽,隨時可能重演殉職悲劇。

由於保齡球館屬公眾易聚集處所,一發生火災往往造成慘重的財物損失或是人員傷亡,因此,設置消防栓、火警偵測和自動灑水滅火系統,是消防安檢的重要項目,倘若消防設備設置或維護合於規定,即使火災發生當下,球館無人留守,在第一時間,也應能發揮初步防火效能,減少延燒面積或災損程度,就不會發生因高溫導致樑柱、鐵皮塌陷,讓消防人員身陷火場。

【訓練、配備問題多】
消防配備老舊、救災分工不確實、基層人力不足的老問題,在這次救火行動中再度浮現。因火場爆燃不及撤離而殉職者皆未滿30歲,救災經驗顯有不足,與消防訓練和配備老舊有關。巧合的是,火災發生當下,新屋分隊和其他支援進入火場搶救的都是年輕隊員,當天該時段勤務編排,是否因獨厚年長者,或是人力不足,難以負荷工作量而無法考量服勤經驗,在在都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藉這次慘痛教訓,全面檢討制度問題的時候。

鐵皮建築結構相對脆弱,這是消防人員的專業認知,指揮官若在狀況不明之下,讓隊員涉險挺進火場,顯然判斷錯誤在先。至於攸關命令傳達、戰力佈署和快速馳援的通訊配備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有延誤撤離人員問題,也應一併查明給家屬一個交待。

政府在追晉、入祀、撫卹殉職打火弟兄之後,應該劍及履及地拆除違章建築、工廠、加強公共場所消防安檢和強化消防指揮能力、增加消防戰術訓練、汰換老舊配備,才能免於後繼者重蹈覆轍。

面對猛烈的火舌,你們沒有退卻,在樑柱塌陷那一刻,你們仍心繫救災工作。「任務完成!」安息吧,消防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