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損影響溝通 可求助氣導式助聽器

李昀澔 2015/01/14 19:00 點閱 3943 次
醫師表示,多數隨年齡退化的聽損已無法透過手術或藥物治療,可選配合適的助聽器來改善生活品質。(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醫師表示,多數隨年齡退化的聽損已無法透過手術或藥物治療,可選配合適的助聽器來改善生活品質。(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大聲點我聽不見!」是許多長者共同的困擾,台大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劉殿楨表示,常有民眾誤以為愈老配戴助聽器效果愈差,但根據研究,85歲以上長者使用效果與其他年齡層並無差異。因此多會建議長者配戴「空氣傳導式助聽器」。食藥署醫材組科長黃育文強調,助聽器僅能放大聲音,無法使聽力恢復,且透過助聽器聽到的聲音會與人耳略有差異,需一段時間適應。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65歲以上長者約有3成會出現聽力退化的狀況,85歲以上則達50%。劉殿楨指出,臨床上多認為雙耳聽力損失達5成就該配戴助聽器,而全台聽損人口近百萬,每年卻只銷出5萬支助聽器,代表「該戴而未戴」者不在少數。他說,門診常遇到長者抱怨配戴助聽器後「覺得很吵」、音量變大音質卻不清晰,或在餐廳等較嘈雜的場所容易聽不清楚等,應請原廠協助調整儀器音量及頻率符合使用需求。

聽力除了會隨年齡退化,也有少數聽損者是因長期置身工廠、靶場等高噪音環境或長時間用耳機聽音樂,導致聽力因此在中年甚至更早就開始衰退。劉殿楨分析,這類聽損常始於部分頻率較高的氣音或英文的「子音」聽不清楚,通常停止暴露於噪音環境,聽力就會停止退化。他建議,無論戴耳塞式或耳罩式耳機聽音樂都不宜過久,應每小時讓耳朵「休息一下」。

市售「非植入型助聽器」分為「氣導式」及「骨導式」2種。劉殿楨解釋,除了「小耳症」患者外,骨導式助聽器已很少使用;而聽損患者有90%都是內耳「毛細胞」病變或功能退化所致,手術或藥物治療效果有限,多僅能仰賴助聽器改善聽不清楚的狀況。他透露,助聽器價格從3萬至10餘萬元不等,一般價位多在5至6萬元之間,若雙耳都有聽損且無經濟壓力,會建議兩側都配戴。

黃育文強調,助聽器產品上必須有衛生署或衛福部核准的字號,販賣業者也須領有藥商許可執照。劉殿楨表示,挑助聽器就像配眼鏡一樣,應由領有國家執照的聽力師,或經助聽器公會認證的選配師協助選配較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