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辦沙龍 旅行中觀察環境

游昇俯 2015/01/13 22:32 點閱 4381 次
行政院環保署舉辦「新世代地球好夥伴」環保沙龍。左起:監資處長朱雨其、環保署長魏國彥、知名旅行作家謝哲青。(photo by 游昇俯/台灣醒報)
行政院環保署舉辦「新世代地球好夥伴」環保沙龍。左起:監資處長朱雨其、環保署長魏國彥、知名旅行作家謝哲青。(photo by 游昇俯/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游昇俯台北報導】從旅行中發掘環保問題。在環保署主辦的環保沙龍裡,知名旅行作家謝哲青用他遊歷86個國家的豐富旅行經驗,帶領學子思索環保議題,引發探究的好奇心。監資處長朱雨其也提出空氣品質監測工作簡報,引導學子從空汙問題思考環保議題的國際視野。

行政院環保署長魏國彥、環境監測及資訊處長朱雨其,與旅行作家謝哲青,13日下午在知名主播張珮珊主持下,與青年學子展開「新世代地球好夥伴」環保沙龍。謝哲青的旅行經驗分享,讓環教議題更容易引發共鳴。

【探究環境災害原因】
謝哲青先用海地濫墾、缺乏水土保持的土地,與鄰國多明尼加的蓊鬱樹林相較,並佐證NASA衛星圖片,顯示缺乏植被的海地地表溫度較高。他表示,隨著2008年加勒比海地區一個月間,接連古斯塔夫、漢娜與艾克3個強烈颶風襲擊,海地累積15萬人傷亡,謝哲青希望同學能從天災表象後看到災難的原因,激發環保意識。

監資處長朱雨其則為大家帶來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工作的簡報,他表示,全台有上百個空氣監測站,每個小時的監測紀錄都會即時發布在網上。他說,「過去30年每個小時的空氣監測資料都可以在網路上看到,環保署是資訊公開程度最高的單位。」

朱雨其並表示,台灣的空氣品質主要受到地理環境及氣候的制約,未來監測趨勢,將會朝向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美國環保署(EPA)等國際監測技術合作,以及以可攜式感測器的人員近身監測。

【環保視野擴及亞洲】
署長魏國彥表示,近年濁水溪河川揚塵增加,固然可能與工廠汙染有關,卻也可遠推自921地震,加上接連的風災、雨災等環境因素的影響;他說,台灣是複合型極端氣候國家,每年還受中國霾害、沙塵侵襲,環境問題,評估氣候風險不能只看台灣,可能要擴及亞洲地區。

謝哲青分享他旅行日本所見的「霾害對策」,發現日本也受中國霾害影響,藥妝店數量多了,且都會有專櫃販賣氣喘藥品、口罩,顯見中國霾害已成國際性問題。

魏國彥表示,台灣島內有監測站,但像霾害這種來自境外的汙染,需要在汙染傳播途中、海上蒐集資料;提及去年國慶罹難的我國海洋研究船「海研5號」,魏國彥嘆道,海研5號就是負責這類的調查研究,沉沒真是國家很大的損失。他語重心長的表示,近期石油價跌,可以想見二氧化碳、汙染物會增加,台灣民眾不能只是想著能從中油、台電那裏拿回多少退費,應該給國家空間來發展替代能源。